下基村:整治人居环境 重塑水乡记忆
《绿色仙村》袁广沛 摄
被仙村涌环绕的大有围岛
古树
昔日渡头变公园
《晨捕》陈正 摄
环村碧道
马头仔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场所
环村碧道旁的凉亭
下基村位于仙村镇西南部,与沙角村相邻,两个行政村村民生活在四面环水的大有围岛。仙村涌围绕大有围岛流过,据《增城县地名志》记载,因当时筑了避水基围,村民选下基围建村,故名下基。千百年来,下基村民在仙村涌旁繁衍生息,在落英缤纷、万千繁华中保留自己的恬静之美。
在1993年下基大桥落成之前,下基村民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村民依涌而居,碧水环绕,与深涌村隔河相望。这份隔绝,很好地保留了岛上生态,尤其仙村涌沿岸约2公里的环村碧道,十多棵100至200年古树与村民供奉的文武帝庙、慈悲宫和谐并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的共存,增添了一份令人向往的岭南水乡神韵,宁静、安详,又可以让人放松心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环境美”目标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自2018年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下基村在仙村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对标广州市名村创建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水乡生态特色,在做好“水文章”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建设特色约3公里的环村碧道,利用废弃渡头、土地、沿岸树林等建设码头仔公园、蟛蜞公园,村后背公园、高桥公园、粉基仔公园5个公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努力下,今天的下基村,水清岸美、生态宜居,重塑水乡古村风韵。
马头仔公园,占地2000多平方米,船型的形状,隐约可忆起20世纪90年代前人们依靠渡头出行的情景。如今,新公园建成后,增添不少健身器材、儿童玩乐设施,成为村民日常休闲、运动的最佳场所。曾经依靠摆渡出行的村民,在新建公园内向幼童讲述他们摆渡出行的时代记忆。而该村的蟛蜞公园,更是以水乡常见精灵—蟛蜞来命名,可见下基村民对水的热爱。昔日被猪圈牛栏占据的河涌,如今建设成了蟛蜞公园,被污染赶走的蟛蜞又占据河涌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小洞。村民说,蟛蜞的回归,正是下基村人珍惜环境、爱护环境的初心的回归。
走在下基村曲折幽深的环村碧道上,古树、古庙、公园、凉亭、石凳,总有一处引人停下脚步,闲看云卷云舒,静看水流无声。
新闻推荐
获赞无数的“最暖”物业人 记2019年度“十佳增城好人”廖易达
廖易达(左)与小区居民亲切交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扎扎实实,埋头苦干。”这是碧桂园智慧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