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探索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大力补齐民生短板 城市更有温度 幸福更有质感
近年来,东莞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做好民生保障,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摆在显著位置。深切关注民生民情,探索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从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大力补齐学位、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等“五个位”民生短板。提升市民对东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医疗】
全市共有床位31160张
社会办医疗机构繁荣发展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722个,床位31160张,在岗干部职工6.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万人,含执业(助理)医师1.9万人、注册护士2.5万人,每万人常住人口全科医生为2人,全年诊疗量7040万人次,出院103.8万人次。
社会办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住院量、门诊量分别约占全市医疗机构的30%、25%、26%,三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
为了给患者营造更好的就医环境,市卫生健康局正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2018年,有20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升级达标,超额完成年度150所的目标任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为1973万人次,占全市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28%,次均门诊费用为79.5元,参保人报销后次均门诊支出约24.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为了方便患者挂号预约,市卫生健康局正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全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目前,共41家公立医院上线,同步推出健康东莞APP,下载量达15万次,通过平台预约达306万人次。
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思路,加快卫生健康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健康融入万策,着力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加快卫生健康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全民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比如,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市卫生健康局正认真贯彻落实《东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全面取消耗材加成;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便民一码通用、一网联通、一键诊疗、一站会诊、一体服务“五个一”攻坚行动。按照“数字政府”工作部署,构建卫生健康专属云,实现云网融合。启动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实施新一轮免费唐氏综合征产前检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第三轮妇女“两癌”筛查,将筛查人群由户籍妇女扩大到全市35~64岁参保适龄妇女。
采用新的采购机制“降药价”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更便捷
医疗保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东莞的医疗保障工作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降低药品价格、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生育保险、医疗保险费用,这些与医疗保障相关的民生问题,都是市民最为关注的,市医保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降药价”作为惠民生的系统工程,也是东莞医保部门一直以来坚持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重要举措。2018年,市卫生健康局推动降低药品的采购价和销售价。降低药品采购价方面,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改革,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85个单位在深圳药品供应平台采购药品,合同总金额约30亿元,已采购订单金额约18亿元,药品采购成本下降18.45%。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下降至26.01%,为新医改十年来最低值。降低销售价方面,继续取消药品加成,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让利5.19亿元,为群众减轻负担6350万元。
自新的采购机制实行至今年3月底,全市医疗机构通过深圳GPO平台集中采购总合同金额40.81亿元,订单金额25.93亿元,药品价格实际综合降幅达18.59%,群众药品支出显著减少。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也成果明显,让群众享受到了便捷服务。东莞市于2017年6月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启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市内72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接入率100%覆盖全市33个镇街(园区),实现与全国455个地区异地参保人在莞就医直接结算。同时,在莞就医的外省参保人,只要完成备案,就可在东莞72家定点医疗机构的任一家实现同城就医管理和结算服务。同时,还可享受查询跨省异地备案信息和异地卡检测、密码修改等过去没有的服务。东莞参保人也可在全国超7000家医院直接异地结算。
同时,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的精神,东莞市如期将国家明确的17种抗癌药品悉数纳入医保范围,有效减轻了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已有1639人享受此项待遇,基金支付451.63万元。
为了落实国家关于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18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新增财政补助的一半(人均20元)用于大病保险的基础上,今年又将新增财政补助的一半(人均15元)用于大病保险,按时间节点完成了大病保险新增筹资,同时,突破省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不低于70%比例救助的规定,东莞市给予90%的比例救助,累计支付金额8012.6万元,有效提高了困难人群大病保险待遇。
同时,东莞市也在持续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降低企业社保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住院补充医疗保险费率。今年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总费率从2.8%下调0.7个百分点至2.1%;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缴费费率由2%下调至1.5%;全年预计将为企业减负22亿元。
【教育】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工程
教育是民生大计,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地区发展。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东莞入户条件放宽等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为解决基础教育学位不足、结构失衡和品牌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严峻问题,东莞实施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做好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推出多项举措,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扩容方面,2018年,东莞全市比上年共新增中小学幼儿园53所,增加在校生6.92万人。今年,东莞加快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统筹推进9所公办高中学校、52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4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新建扩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13所,新增学位1万个。为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做好学位统筹规划,今年,东莞向随迁子女新提供公办学位和享受政府补贴的民办学位16万个。
目前,东莞市已建设完成新建扩建雅园新村幼儿园、东城八小分校、松山湖第一小学、南城宏图小学、虎门梅沙小学、东城花园小学教学楼、企石中学学生宿舍楼、麻涌大步小学一期工程、樟木头中学改造工程、常平霞坑幼儿园等10个项目,增加学位9040个,增加宿位1400个;2019年全市计划推动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85所,截至4月底,已动工建设33所,其余52所按计划推进建设。
教育提质方面,东莞教育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培育品牌学校两辆“马车”并驾齐驱。今年计划组建15个教育集团,培育认定30所品牌学校。不仅如此,东莞将加快推进在松山湖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各筹建一所高标准未来学校。从办学理念、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评估办学方面,进行深度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实施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项目被列入省专项改革试点,在公办教育资源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民办教育质量提升、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创新、“互联网+教育”融合发展等五方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就业】
每年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经济“晴雨表”,更是社会“稳定器”。东莞是制造业大市,也是就业大市。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加快调整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对东莞而言尤其重要。
近年来,东莞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优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全国各地劳动力就业创业。
在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方面,东莞结合就业人员倒挂,外来务工人员季节性流动的特点,积极搭建各类对接平台,做好春节前后有序流动工作,扩大就业规模。节前收集的企业10万多个需求岗位编印成册派给返乡劳动者,节后在全市交通站场举办“春风行动”“南粤春暖行动”现场招聘会,每年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通过系列服务,每年节后员工返岗率都比较高,超过90%。同时,从2010年起连续十年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邀请全国200多家院校与1000多家莞企现场洽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习见习基地,每年输入3万~5万新成长劳动力。
除此之外,东莞还结合“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着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八大以来,立足制造业基础和聚焦产业工人提升技能需求,不断完善培训政策措施;并于去年,提出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计划,坚持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三年时间提升100万人的技能学历素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截至目前,全市实名制登记就业509万人,吸纳就业规模排名全省第3,为全省乃至全国就业工作和维护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停车】
小区停车位指标上调立体化停车设施建设加快
今年1月25日,东莞汽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是全国第11个破300万辆的城市。停车难,成为不少车主头疼不已的问题。为满足市民对停车位的需求,去年,市城乡规划局就下发了《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停车配套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东莞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规定进行了部分调整,上调了小区、商业等建筑物的配建停车位指标。
根据《通知》,调整前,二类居住用地停车位配建指标0.5~0.8(车位数量/100㎡建筑面积);调整后,停车位配建指标≥1.0。二类居住用地指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布局较完整、环境良好的多、中、高层住宅用地。
今年两会期间,多名市政协委员呼吁东莞加快建设立体化停车设施。对此,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目前,正在研究立体停车场/停车库的立项审批、投资运营、政策保障等事项。其实,东莞立体停车场建设可追溯至4年前,当时,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兴建智能停车场,系全市首个,2016年该立体停车场投入使用。此后,南城、麻涌等多个镇街开启立体停车场智能新时代。立体停车场升降横移式停车库,车主停车取车都非常方便。
/数说教育/
提高随迁子女教育均等化水平
2018年,继续实施积分入学学位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全市共新招收15.58万名非户籍学生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民办学位补贴,比上年增加129.1%。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在民办学校就读享受政府学位补贴)的比例达到40.18%,比上年提高12.03个百分点。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名额扩大到3850人,随迁子女在东莞市报名参加高考4269人,位居全省第二,比上一年增加了1416人,增幅49.6%。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扶持民办教育
2018年,全市组建了东莞中学教育集团、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东莞幼儿师范学校教育集团、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茶山中学教育集团、大朗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和长安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等10个教育集团。
“十三五”期间,东莞继续用好6.5亿元的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适当提高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标准,开展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和民办学校委托管理,通过系列帮扶措施,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民办学校规范特色发展。今年,东莞将增加培训基地学校,减轻教师往返学校与基地学校的压力。2019年计划新增22所基地学校,基地学校数量达到56所,见习教师可以到邻近的基地学校进行跟岗实践。
新闻推荐
东莞全面优化对企业、企业家、市民的各项服务 建设“数字政府” 提升行政效能
■2019年4月19日,东莞市“银政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暨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启动仪式举行。图为市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