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面优化对企业、企业家、市民的各项服务 建设“数字政府” 提升行政效能

东莞日报 2019-05-29 10:41

■2019年4月19日,东莞市“银政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暨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启动仪式举行。图为市民在现场体验“银政通”智能服务一体机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2018年11月21日,东莞商事制度改革体验馆开馆仪式举行。图为营业执照自助办理终端本报记者 程永强 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企业代表在前台咨询本报记者 曹雪琴 摄

实施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下放168项市级权限;全国首创的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上线试用,开办企业最快只需1个工作日……今年以来,东莞陆续推出重磅改革,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当前,东莞正全面优化对企业、企业家、市民的各项服务,全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马上就办、尽快上马、办就办好,不断提升全市政府系统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推动东莞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市直管镇体制改革下放168项市级权限

5月6日,松山湖功能区落实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召开;5月17日,水乡特色经济区党工委及管委会正式挂牌。这两个会议上,都对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落实,进行了具体的工作部署。

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是市委市政府今年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今年4月23日,东莞市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动员部署。会议指出,这项改革是对东莞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改革,是东莞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迫切需要,是破解东莞市现行体制突出制约,更好发挥市直管镇体制作用的必然要求,是与时俱进推动改革、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这项改革以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不增加管理层级,进一步增强基层发展积极性为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五大统筹”赋权赋能,聚焦“五大统筹”调整机构,除“五大统筹”之外保持现行的市直管镇体制不变。

根据《东莞市关于通过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试行)》,本次改革对功能区管理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位,主要职责聚焦在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五大统筹”上。在统筹发展规划方面,在坚持全市规划“一盘棋”基础上,依法赋予功能区管理机构市一级发展规划职责;在统筹区域开发方面,赋予功能区管理机构市一级土地开发管理职责,做实做强功能区管理机构优化和拓展空间职能;在统筹招商引资方面,功能区将在增强招商引资整体合力和质量、加快推动产业项目签约落地等方面,为全市探索出一条新路;在统筹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赋予功能区管理机构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全流程管理等职责;在统筹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方面,在明确职责权限的基础上,按照“能放则放、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的原则,依法依规下放市级审批权限,逐步实现功能区与市级审批同权,引领提升功能区内各镇政务服务效能。

改革后,在市、功能区、镇的事权划分上,功能区的事权主要来源于市一级的赋权,将通过委托等方式将涉及功能区“五大统筹”职责的市一级168项事权全部下放,不再由市直部门办理,而是由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对于原来已经下放到各镇的县级职责事权,尽可能不作改变。

强化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的号角吹响后,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园)及周边9镇、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5镇作为试点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推动改革工作尽快取得实效。

开办企业最快仅需1个工作日

今年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8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东莞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领域获通报表扬,并且是2018年广东省唯一一个在商改领域受到督查激励的城市。这也是继2016年度东莞因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获得国务院表扬激励后,再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商事制度改革有两条主线,一是放松市场准入管制,确立平等自由的企业制度,并以此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新型的监管体系。

东莞的商事制度改革起步早,在市场准入方面已经探索出不少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并继续做出新的探索。今年4月19日,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在东莞上线试用。这又是一项东莞首创,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改革。“一体机”能够实现商事登记智能审批,各部门业务数据通过系统交互,自动流转;全流程并联办理,全面压缩审批时限,完成企业开办最快仅需1个工作日,同时还会收集“大数据”,让金融机构精准授信发放创业信用贷款,破解创业初期融资困境。

这项改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体化办理,创造性地打通了政务与金融的领域壁垒,集成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程电子化改革、电子营业执照改革、税收业务便利化改革、“银政通”服务改革等多项改革成果。“一体机”近期将在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东莞银行部分网点部署,并逐步实现主要网点全覆盖。未来,创业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一体机”带来的全流程智能服务。

而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东莞立足构建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的高度,跳出政府部门对市场监管工作大包大揽的传统思路,推动市场监管与社会治理的对接融合,依托“智网工程”,融入互联网思维,构建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三大工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市场监管新格局。

例如,东莞将市场监管与“智网工程”深度融合,让近万名网格员利用“智网东莞”APP承接商改后续监管任务核查、无证照线索巡查和督促年报、亮照经营等工作,部门通过信息化系统接收线索、履行许可监管职责、反馈处理结果,形成任务处理闭环。

同时,东莞在加强政府内部监管协同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协会等多元治理主体,建立市场监管协同工作机制。今年3月,印发《东莞市发挥商协会共治作用促进科学市场监管工作方案》,全面铺开商协会共治工作。以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市汽车行业协会、市房地产业协会等12家重点商协会作为试点,推动商协会参与市场治理,切实发挥商协会作用和教育引导行业企业功能,探索市场监管部门与商协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管理模式。

力争2020年政务服务“四个办”均实现100%

5月,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东莞按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窗口服务集成化、审批流程规范化、办事过程阳光化、信息数据共享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等要求规范建设,目标是打造全国一流的“智慧型政务服务大厅”。对外开放后,这里将会设置255个窗口,除公安、税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事项外,其余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全综合窗口,深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业务运作模式。

针对市民办事的“痛点”“难点”,东莞正高标准建设政务服务平台,其中除了加快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还包括完善镇、村办事大厅建设和优化网上办事平台。

在完善镇、村办事大厅建设方面,将推进市镇两级所有办事窗口和政务服务事项进驻镇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全面建设综合服务窗口,建立受审分离机制,推动综合受理,服务集成。2019年,要实现80%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80%政务服务事项跨镇通办。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直接面向人民群众、量大面广、由镇街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至各镇街,并进驻综合服务中心,将市、镇“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项目延伸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通政务服务“毛细血管”。

除了窗口办,还有网上办。目前,东莞正加快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优化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构建“一门集中、一网受理、一窗通办”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全市的跨镇街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

“数字政府”建设,也是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东莞正加快编制《东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划》,指导“一张网”建设,形成上接国家和省、下联镇街(园区)和村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运用全新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汇聚政务服务、公共服务、视联网、物联网等海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脱敏、整理分类,建立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城市运营中心,形成以政务大数据为核心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并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政府工作机制,提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东莞“政务数据大脑”。同时深化互联网+服务,在小程序、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等多种渠道,上线200项以上民生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全方位实现“移动办理”“指尖办事”。

5月1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力争2019年底前,实现80%与企业息息相关的事项“马上办”,市、镇两级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70%以上“网上办”,实现80%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力争实现85%以上“一次办”。力争2020年底前,在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方面实现4个100%。今后,东莞市民办理事项将更加方便、快捷。

攻坚

一线

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业务“一站式”办理

“以前办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业务,没十天半个月办不下来,现在到这里申办5个工作日就搞定。”负责一家公司项目报建工作的段先生,专程从万江驱车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以下简称“试点专区”)办理业务。在他眼中,虽然路程远了,但审批速度快了,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记者日前来到该试点专区看到,在这里办理业务的人不多,秩序井然。这是一个集“前台综合受理、系统电子流转、后台集中审批”模式于一体的实体大厅,面积达1500平方米。大厅包括导办区、前台综合收件窗口、后台联合审批区和并联审批洽谈室。在现场设有导办区,通过微信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线上预约取号、现场无声叫号、平台科学派号,减少申请人等候时间。结合“一窗式”改革,市级试点专区大厅前台设置12个窗口,后台联合审批区共设有60多个办公座席,除特殊情况外,19个市级部门审批代表全天候进驻办公。

窗口人员表示:“我们之前并没有在业务部门工作的经验,也没有坐过窗口,但是也能非常熟练地收件,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收取多个部门多个事项的能力。”从去年6月份以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个审批职能部门在业务梳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前把各个事项的收件情形、材料清单、收件要点梳理明白,并把梳理成果固化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系统标准化、智能化的引导及全方位的综合培训,快速培养出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窗口工作人员。

一直以来,由于审批程序多、主体多、时间长,工程建设项目可以说是行政审批改革的痛点和难点。2018年,东莞被列为全省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提出打造珠三角最快、最好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服务。同年6月,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会同松山湖管委会打造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并于8月正式对外试运行,提供“一区集中,集成服务、一个窗口,全面收件、一次申报,并联申报、一次踏勘,联合验收、全程跟踪,代办帮办”五项特色服务。从3月15日起,松山湖试点专区面向全市范围办理市级窗口业务。截至5月16日,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市级试点专区共为438家企业成功办理审批服务2255项业务。

通过不停地完善,将试点专区打造成为企业满意的最优审批服务大厅,提升审批服务软实力,为东莞改革翻开新篇章。此外,随着松山湖试点专区的全面收件,有效带动市级审批服务实体大厅的建设工作,做好市民服务中心全面衔接,为下阶段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实现全市范围收件夯实基础。

攻坚

方向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方便人民群众办事。东莞将开展政务服务评价工作,将人民群众对服务的直接感受纳入评价体系,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一方面是建立政务服务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的窗口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可行的考评指标体系;实行多种评价方式并行,发挥社会评议的作用;建立市、镇两级考评大数据分析机制并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另一方面是强化“互联网+监管”建设,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创新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等监管方式,提升东莞市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能力。

/数说/

2018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49万户,同比增长18.71%,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4月底,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17万户,其中企业达52万户,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在全省的开办企业便利化评估中,东莞的综合得分连续三年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第一。

2018年以来,深化网上办事服务,建成广东政务服务网东莞分厅,共进驻59个部门,可在线办理事项共1306项,其中进驻行政许可事项915项,实现网上在线办理828项,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49%。

2019年,要实现80%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80%政务服务事项跨镇通办。

2019年底前,实现80%与企业息息相关的事项“马上办”,市、镇两级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70%以上“网上办”,实现80%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力争实现85%以上“一次办”。

新闻推荐

东莞市停车设施建设提速 近期东莞已草拟相关办法,提出“要简化停车设施项目报建审批程序”

本报讯今年1月,东莞的汽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随着东莞市车辆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广大市民强烈反映的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