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韩文公祠
□吴志跃
暮冬,喜潮州友人相邀,拜谒潮州韩文公祠,在韩公像前深深地鞠一躬,送上千年后弟子虔诚的敬意。
潮州城外的韩江,水清风轻,江边的韩山绿树如盖,三角叶子梅开得正艳。书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大型雕塑立在祠前,这是韩公《进学解》中的警句,千年之后还是至理名言。五十一级石阶直通古祠前,暗喻韩愈来潮州时51岁。青山建祠,大地立碑,这份敬意无以复加。祠内古碑匾林立,都是历代贤达名仕褒颂韩公的锦言妙语:“泰山北斗”“百代文宗”“功不在禹下”等等,韩公功在社稷,名垂千古,前人之颂备矣。
仰公为圣,心香一瓣敬龛前;尊公伟人,治学济世是吾师。
韩公祠前鞠一躬,“文以载道”君首倡,谱写文坛新华章。史称韩愈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敢讲真话,主张文以载道,言之有物,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这与在他生活的年代流行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的文风格格不入,因此三次科考名落孙山。但他守住真我,不随波逐流。这是一个文人的自信,对学问的执着。“功不在禹下”就是褒颂他在文化上的伟绩。文风、学风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务实的学风推动社会的发展。
韩公祠前再鞠躬,丹心一片昭日月,情系社稷亮高风。文人是羸弱的,但韩愈活得更像一名勇士。为劝阻“迎佛骨”这一劳民伤财的荒唐事,他不惧得罪权势,冒死进谏,被贬黜千里之外的潮州。谁不知道,逢场作戏,明哲保身,花言巧语讨君欢,封官荫子仕途坦。而忠言往往逆耳。“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说明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系苍生,置个人得失于度外,这是一个耿介文人应有的担当。
韩公祠前三鞠躬,蒙冤忍辱来潮州,仁政勤政垂青史。他是五十一岁,在当年是垂暮之年,被贬黜到边远落后的潮州任职。仕途的失落,远离故土的孤单都影响不了他既来之,则安之,为民施政的初衷。他雅孺入仕,施仁政得民心。为治恶溪恶鳄,他修祭鳄台,写《祭鳄文》,对恶鳄尚且明令在先,韩公的仁政可见一斑。他颁布律令释放奴隶,解穷人妻离子散之苦,让贫苦家庭团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兴修水利,大力办学。来潮州仅八个月,劝耕励读,整顿吏治,为社会带来清新的政风、学风、民风,社会逐步走向繁荣和进步。谋福于民,恩同再造。知恩感恩的潮州百姓用最崇高的敬意怀念他,以他的姓命名山川,从此,这里山也姓韩,水也姓韩。没有资料记载韩愈向朝廷讨来多少银帛帮扶潮州的发展,仅是依靠他的智慧,身体力行施仁政,就福泽了潮州的黎民苍生。他在潮州八个月的历史是一部清官能吏的教科书。
驻足祠前仰望天,云卷云舒已千载,公如星辰耀河汉。古来文人有风骨,荣辱得失若等闲,历尽磨难志不改,社稷苍生挂心上;文人有抱负,留德立言施仁政,求的就是国泰民安,忠孝馨德扬。韩公是楷模。
辞别韩祠频回首,授业解惑金句跨越千年在耳边回荡。青山不老,韩公华章常新。
新闻推荐
方言雅语及其文化内涵的探幽发微者 评吴构松潮州方言文化系列随笔
□林伦伦2017年以来,陆陆续续在《潮州日报》和公众号上读到吴构松兄对潮语及其文化内涵探幽发微的文章。从文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