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心源·林丰俗作品展”序言

潮州日报 2020-07-30 22:12

□陈平原

庚子初春,新冠疫情肆虐,长时间不能外出,在家读书写作。闲来翻阅乡贤《林丰俗画集》,有感而成七绝一首:“四围石谷写新田,一炬擎天见木棉。满眼春山南国韵,长留喜气在人间。”记得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我特别强调林丰俗画作中到处洋溢着的“喜气”——并非传统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也不是当代读书人的故作高深,更像隐居山野的高人,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赞叹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林丰俗先生不怎么写奇崛的山水或怪异的鸟兽,画中全是眼前的风景。比起名山大川、珍禽异兽、奇花异卉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更需要敏锐的眼光以及淡定的心境,犹如晋人陶渊明。千载之下,仍让你我感动不已的,主要不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而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这其中,当然也有愤慨、郁闷与不平,但全都压在纸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饱经沧桑而又有所超越的“恬淡”与“静穆”。

观赏那些平静而温馨、丰润而多情的作品,让我想起先生《在心源与造化之间徘徊》中的自述:“我希望于平凡的景物中找到情趣并体悟到诗一般的意境,俯拾皆是,触目会心。”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把一川风雨,化作漫天诗意,需要长期的阅读与修养。林丰俗先生是当代中国少有的能在山水及花鸟画中体现书卷气的画家。借助随意挥洒的题跋,先生时常思接千古,在精神上战胜世俗,在趣味上超越匠气。

关于林丰俗先生的求学历程、笔墨技巧以及在艺术史上的贡献,自有林墉、李伟铭等专家评说。作为一个喜欢林先生画作的普通读者,我能做的,只是对其荣归故里,成为新落成潮州美术馆重点策划的大展,表示热烈祝贺。

2020年7月22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新闻推荐

关注语言实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以《祖父的园子》为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确,语文教学中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