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潮剧是“文化自信”的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詹嘉鹏
国庆节前夕,作为潮剧代表性传承人,郑舜英获得了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她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以表彰她这几十年来在潮剧传承发展上的贡献。拿着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她告诉记者,纪念章其实是颁发给这几十年来一直以各种方式支持潮剧的所有潮人。
“这些年来,我们在一直在谈"文化自信"。我认为,潮剧是"文化自信"的组成部分。”她说。
文化自信是潮剧传承的前提
1978年,16岁的郑舜英考入当时的潮安文艺培训班。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一些之前被安排去“上山下乡”的潮剧老师纷纷调回城市重新执教,潮剧古装戏也得到了恢复。
她对记者说,当时,每一位重回岗位的潮剧老师对学生的教导都十分认真负责,并且把相关戏曲文化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
“学习潮剧其实很辛苦,既要练武术,又要练唱腔,还要背古诗词等等。如果没有一种打从心底对潮剧的热爱,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对所学戏曲文化的自信,其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她说。
一度失去自信的潮剧文化
1981年,郑舜英从培训班毕业后,进入潮安潮剧团(现并入市潮剧团)成为一名真正的潮剧演员。翌年,她便凭借《莫愁女》中的莫愁一角一夜成名。
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与潮剧的发展,却没有外人想象的那般顺利。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剧团实行体制改革,改为定额拨款、自负盈亏。并且,这时电视、录像、港台及外国的电影等开始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民的文化娱乐时间,潮剧演出市场日渐萎缩,剧团经营状况十分惨淡。
“我记得当时录像厅的门票比戏剧院潮剧演出的门票还要贵,好奇的市民在文化娱乐方式上都比较赶时髦。”她说,当时还有很多同事离开剧团另谋出路,整个剧团人心涣散。
1984年,剧团内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决定开始将潮剧演出市场由城市转向农村。从那时起,剧团会开始不定期地到农村演“广场戏”。“通俗一点讲,农村哪里有"闹热"时,我们就会到那里搭台唱戏。虽然这些表演多偏向于民俗活动,但是这些农村潮剧爱好者实际上都是对潮剧文化有自信的潮人,并实实际际地"救活"了当时的剧团,我很感谢他们!”她说。
旅港同胞和爱国华侨也对潮剧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从1987年香港潮安同乡会第一次邀请剧团前往香港演出开始,新加坡、泰国等地的海外潮人团体也会陆陆续续地向剧团发出演出邀请,以帮助剧团摆脱经营困境。并且,为了让剧团能够安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乡亲们还给剧团捐赠布幕、地毯、戏服、音响等各式各样的物资。
政府扶持,潮剧传承迎来春天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戏曲传承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郑舜英告诉记者,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她强烈地感受到戏曲传承发展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支持。“现在剧团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支出,都有政府专项拨款支持。剧团内潮剧演员们的平均工资比政策出台前翻了3倍。这让很多潮剧演员,特别是青年潮剧演员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潮剧的艺术创作中。”她说。
不久前,由市潮剧团全新原创的潮剧《韩江纸影人》就被评选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创作”重点项目,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并广受好评。
新闻推荐
□林道远钱,没有温度。亲情,有温度。大姐在家里是“大姐头”,许多事都是她在操心、操办。我参军以后,大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