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岭,一个香港客家村的前世今生
●林文映
最近看香港的电视新闻,说政府正在考虑拆迁茶果岭村,以发展大型公共屋邨。
香港人都知道茶果岭,但“到此一游”的人未必很多。笔者研究香港客家文化数十年,却从未踏足这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现在听闻政府有意收回该段位于油塘和蓝田之间、与车水马龙的维港南岸隔海相望的黄金地段,才突然惊觉需要“抢救式访谈”,为这个已显衰败气象的寮棚木屋区留下珍贵的文字及影像记忆。
茶果岭(村)依山傍海而筑。刀凿斧劈的峭壁,见证了曾经在香港成行成市的采石产业之兴衰。昔日的女王城(今中上环、西营盘)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包括终审法院、天主教堂,以及铺到半山的花岗岩石阶,石材大部分采自九龙东的四山,石场的经营及生产者,以来自粤东的惠州、梅州客家人为主。这当中,又以亚洲球王李惠堂、香港明星曾志伟的家乡五华为最。客家话常说的“五华阿哥硬打硬”,正是指靠开山裂石谋生的硬汉。
香港历史典故经常提及的“四山”,指的正是政府今次拟拆迁的茶果岭、已在20世纪60年代兴建公屋的牛头角、已成大型屋苑丽港城的茜草湾,以及与西贡海鲜街齐名的鲤鱼门(此处仍保留“四山街”等地名可窥往昔遗存)。
茶果,是客家人最常吃的糕粄。顾名思义,已可联想到茶果岭是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村民联谊会边上,有一座建于清朝的天后庙,最特别之处是整个庙宇不是砖木结构,而由硕大的麻石块堆砌而成,一看便知是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就地取材而成。天后庙至今香火鼎盛。每年农历三月廿二至廿六日,村公所更是大解悭囊,挥金逾百万港元搭台唱戏,舞龙舞狮舞麒麟庆祝天后诞,港九新界赶来观赏热闹者众。
早期的客家人干的多是苦力活,但却有浓厚的崇文重教传统。坐落在茶果岭边的四山小学虽然朴实无华,却伴随无数孩子走过天真快乐的青葱岁月。据笔者访谈的村民回忆,小时候“学校没有冷气,吹海风已经够爽”。课室前的空地既是足球场、篮球场,又是跳橡筋绳、跳飞机的地方。不仅村民的子女可以入读,邻近地区的孩子来者不拒,著名艺人罗家英、刘丹都曾入读。
茶果岭除了天后庙、四山小学,还有四山街、四山公所,饱含珍贵的集体记忆。
笔者坐在村口的士多店门口与“士头婆”闲聊。她说自己不是本村人,是嫁过来的,娘家是广东河源的客家人。寮屋既是她家,又是挣钱养家糊口的店铺。“室内的洗手间仅用于小便,村民大解通常去大路边的公厕”“去年的台风"山竹"太劲,把整个铁皮屋顶掀跑了,灾后花了两万多元铺回去”。寥寥数语,足见村民生活之不易。她自从嫁到茶果岭,一晃就是三十个春秋。多少快乐与忧愁,都变得云淡风轻。
茶果岭以前最大的姓,是源自惠州的客家罗氏,但现在这里已成为杂姓村落。店门口坐着聊天的一位顾客大叔,是潮州籍的村民。他说,小时候就听说茶果岭要拆迁,“这个故事从60年代讲到现在还没完”“村民搬屋不是问题,政府安置好说吧”。问有朝一日搬离是否不舍,他说,“维港对岸的世界级风景,已是见怪不怪”“日日收工就坐在这里,手持一瓶生力啤,村里的黄狗依偎在旁,或多或少都留恋这种老男人与狗的悠闲生活”。
(作者系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
新闻推荐
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孙俊凯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于去年10月9日正式成立,这是为满足潮州市脊柱外科患者诊疗需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