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凉”标签 带动“热”效应 六盘水“从无到有”发展旅游业,经过多年努力,拿下多项“世界之最”,成为旅游旺地
她所说的“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正是六盘水市的旅游宣传词。近年来,六盘水巧用“凉”标签,带动了“热”效应,让六盘水旅游成为贵州新贵。目前六盘水市正着力打造“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和“南国冰雪城·贵州六盘水”旅游品牌,初步形成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产品体系。
文/本报记者 查九星 陈慧
图/本报记者 文波
■调整产业结构,旅游业“从无到有”
六盘水旅游资源丰富,据普查,其有旅游资源单体3700余处,只是许多尚处于待开发状态。这座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原本只有“江南煤都”的标签,经济结构偏重于重工业。进入新时期,面对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工农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生态环保压力巨大等瓶颈,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发展三产。于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转型,大力建设旅游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
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宋淑珍自豪地说:“我们的旅游业形象点说,几乎是从无生有。虽然发展晚、但起步高,现在已是贵州旅游的一匹黑马。”如今全市已有A级景区27个、4A级景区11个,其中2017年以来分别新增11个和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9个,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6个;贵州“十大康养度假旅游基地”,六盘水市有2个。
这当中就包括了许多世界之最,如:梅花山索道(全长9.91千米,世界最长同路径山地索道)、野玉海小火车(全长5.5千米,世界最高的螺旋盘升跨坐式单轨桥)、北盘江第一桥(全长1314.4米,宽27.9米,高565米,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架斜拉桥,世界最高桥)、世界古银杏之乡(世界集中连片数量最大的古银杏群)、世界最大“鞭陀文化博物馆”等。能称为全国之最的也有不少,如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第一个彝族文化园、中国最大布依族铜鼓等等。
近年来,六盘水凉”已走出一条全域旅游发展之路。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3000.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49亿元;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4231.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1.06亿元;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5285.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51亿元。
■“中国凉都”:冬夏皆可玩
六盘水市年平均气温13℃—1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舒适、滋润、紫外线辐射适中。在气温最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9.8℃,没有天气气候学中的“夏天”。2005年,中国气象学会颁发了证书,六盘水获“中国凉都”称号。就凭大力营造的“中国凉都”旅游形象,六盘水成为了夏季避暑的“热门”旅游地。该市先后获得“避暑旅游十佳城市”“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等。六盘水已连续举办多年的“消夏文化节”,以及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铜牌赛、国内金牌赛)。不仅如此,六盘水连冬天也要想办法“破冰”发展,将“冷资源”变成“热效应”。
2012年起,六盘水抢抓2022年冬奥会及国家冰雪运动项目“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机遇,大力发展冰雪项目,建成玉舍雪山滑雪场、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乌蒙滑雪场和云海乐园滑雪场,并举办滑雪赛事活动,填补了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风景线上冬季滑雪赛事的空白,“体育+旅游”渐成规模。2020年1月,六盘水冰雪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2020年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015年之前,六盘水市钟山区的梅花山还是一座荒山。经过“三变”改革、旅游开发,如今的梅花山旅游景区,不仅一年四季皆有景,还凭着世界最长同路径山地型索道、西南最大滑雪场、贵州最长的玻璃吊桥等,成为贵州旅游界的新星。梅花山滑雪场是西南最大的滑雪场,自2020年12月22日开始营业来,日均接待游客1700人。
■山地特色:高低均为景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因此位于省州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全市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但最高的山峰近2900米,最低于的山谷仅有586米。凉都行采访组记者曾站在牂牁江畔的山地上,所在山地的左边是牂(zang)牁(ke)江,水平面海拔700多米;山地右手边不远处是“老王”山,最高海拔2100米。就双眼所及之内,地形海拔已相差了1400多米。但即使“地形破碎”,六盘水人一样能想出各种办法,让游客四季、高低各有玩法。
宋淑珍介绍,近年六盘水利用山地特色,持续加大“一县一特”。例如举办了牂牁江国际滑翔伞邀请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全国汽车拉力赛、世界雪日暨系列滑雪赛等品牌活动。六盘水市的目标是把山地特色旅游业打造成为六盘水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
六盘水盘州市的乌蒙大草原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之一,最高海拔为2857米。当凉都行采访组坐车来到草原最高点停下,凉爽的清风立刻前来迎接。绵延起伏的绿色大草原上,耸立着许多白色的巨型风力发电机,以及散落在草原上的悠闲牛群和游人。乌蒙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段胜高说,这个大草原四季皆可玩,春赏花、夏踏草、秋观佛光、冬滑雪。
草原风景区有10万亩万紫千红的高原矮杜鹃林。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草原成为壮观的花海。夏天莺飞草长,即使是盛丰骄阳仍然十分凉爽。秋天则可观“佛光”。人站在草原的山脊高处,一边阴沉有雾,一边有艳阳高照时,人的身影经折射投在云雾当中,还会被一个圆形光环所笼罩。冬天,这里则有西南地区最大独具高原特色的高端滑雪场两个——乌蒙滑雪场、云海乐原滑雪场。
站在这大草原上,记者不得不感叹六盘水人民开发旅游的热情。这里不仅一年四季风景不同,高低不同的山地也被赋予了各种玩法,游客无论是高山、草原、峡谷、湖泊都在感受到大自然不同形态的美。
■人文资源:44个少数民族风情
最美丽的风景是人。六盘水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同样多姿多彩。六盘水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彝、苗、布依为代表的44个少数民族约90万人。因此,每年都有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开斋节、仡佬吃新节等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还有六枝《梭戛菁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州羊场《布依族盘歌》、盘州淤泥《彝族山歌》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水城区的野玉海景区里,有个海坪彝族风情小镇。从游客中心出发,走过彝族风情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如同桃花源般的山谷中,层层叠叠的村寨依山傍水而舒展开来。这里是核心景区之一千户彝寨,也是水城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点之一。寨子将周边6个乡镇29个村、1006户4123名贫困人口,集中搬迁融入至景区,六个组团对应“武、乍、糯、恒、布、默”六个彝族支系。
参照“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搬迁群众入股的房屋以面积折算股本后交由经营公司改造为特色实体店、小旅馆、小作坊来经营,所得利润按比例分红。当地村民居住在二楼,一楼装修成为家庭旅馆或商铺。民宿酒店、彝族特色产品商店在寨里随处可见。据了解,不同区市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六盘水全市已经有9.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乘坐景区电瓶车,记者继续在小镇中浏览希慕遮雕像广场、火把节广场、土司庄园、九重宫殿、太阳历广场等。镜头里出现的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浓郁的民族风情,竟然还有社区、卫生院、幼儿园等。原来,为了让彝族小镇的村民能搬得出来、住得长久,建设中不仅建筑有彝族特色,政府还逐步把社区的各种配套设施也完善起来。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穿着民族服装的老人拎着菜篮子、扛着锄头的农夫从田野归来……他们是野玉海的主人,也是景区中人,是这里最吸引人的风景。
新闻推荐
东区街道恢复接种疫苗 市疾控部门表示,将按照疫苗随到随配送原则,以最快速度分发到接种点
本报讯(记者周映夏)5月30日,记者了解到,中山市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5月29日,中山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16.1万剂次,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