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红利激活中山创新动力
“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马克思说。在中山这座南国小城,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里安家立业,在这里拓展梦想空间,铸就中山“人气”之城、“活力”之城。
近日,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2010-2020年,中山市常住人口增加129.72万人,十年增长率为41.56%,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达441.8万人。
◆人气旺,则活力强。
十年间,中山人口实现快速增长。从数量看,中山市是全省增加人口数量超百万人的6座城市之一。从增速看,中山增速在全省排第4,仅次于深圳、珠海、广州。中山具备吸引人气的区位优势。位于珠三角腹地的中山,以不足全省1%的土地,承载了全省3.51%的人口,比2010年的2.99%占比继续提升。今日之中山,人气度依然不减。
教育程度和人口年龄显示出它的“青春无敌”。教育程度上,十年来,中山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中山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13356人,比2010年的7775人,增加了5581人。人口年龄占比上,中山0-14岁占比15.69 %,15-59岁占比达75.44%,60岁及以上为8.87%。全省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市有8个,而中山与广、深、珠、佛、莞一样超过了70%。
◆产业兴,则活力足。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山抢抓机遇,勇立潮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史,也书写了令人自豪的制造业发展史。“工业立市”最初5年,中山工业投资年均增速37.6%;GDP年均增速排全省第二位。2000年-2010年,一大批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伴随专业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外来建设者人群快速在中山集聚,有的前来务工就业,有的前来经商创业。在中山创业热土上,伴随产业集群的发展,他们有的成就了事业,有的成为了“老板”。“人口红利”带来了产业高速增长,中山以全省倒数第二的面积,创造了GDP总量全省前列的辉煌。2000年至2010年,中山市常住人口达312万人,十年增长了32.04%。
但产业持续兴,单有人气还不够。我们曾经依靠“人口红利”,创造中山“工业立市”的辉煌历史;然而近十年,中山人口持续增长,增速超过前10年,产业发展的增速却放缓。究其根由,是单纯依靠数量增长的“人口红利”已不能满足中山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定位和发展需求。例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山一些大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已将产业转移至越南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一些专业镇参与产业链分工过于低端,陷入低价恶性竞争,无法突破成长天花板。与此同时,湾区对资本和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持续增大,京东、顺丰、华润集团等相继布局中山,康方生物、联合光电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扎根中山,新业态、新模式对各类人才要求大为提高,产业兴,还需要不断提升人的素质。
◆人才聚,则活力久。
我们正劈波斩浪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要走人才支撑的“人才红利”驱动新路。
近年,中山市委、市政府直面发展问题,重塑产业发展格局,抓住“双区”建设历史机遇,奋力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2019年底,中山市吹响“重振虎威”的号角。针对经济增长乏力、土地管理粗放、重大平台建设滞后、投资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攻坚破冰,坚决把工作重心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来。中山市加快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战略,进一步厘清城市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
重塑产业格局同时,中山市持续发力,引才、留人、提升技能人才水平,走一条数量和质量并重的“人才红利”驱动之路。“中山人才24条”出台,创新人才保障和激励措施,广纳五湖四海贤才。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建设,打造宜创宜业宜居的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人才服务综合集群。《中山市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计划2025年实现全市技能人才倍增,为中山打造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中山正在创建的高水平大学——中山科技大学,近日来自国内国际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的院士、教育家为校长遴选等办学重点工作把脉献策。今年,市委市政府还将再拿出1200万元支持激励一批在新时代中山发展中作出重大经济贡献的企业人才和团队。
机遇总是稍纵即逝,唯有时不我待的实干精神,才能把它牢牢抓在手心里。
来到这座城市,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站在“大桥时代”,中山迎来发展的关键期。下一个十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下一个十年,是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十年。城市的梦想抵达彼岸,个人的梦想也将开花结果。未来十年,需要城市里每一个你我的奋斗和担当,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梦想在这里开花结果,让中山未来十年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团市委负责人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表示 多措并举关心“星孩”成长
本报讯(记者卢兴江)5月14日,团市委书记张乔楚,副书记李博、熊定鹏、闫文静等嘉宾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就青少年话题与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