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山外贸两个时代,他这样做 积累外贸创新实力 协助小微企业做强
从“中山制造”到“中山智造”,300多万中山人创造的产品及服务,相当一部分将出口至海外。1983年入行的谢绍刚,见证中山外贸从计划经济跨越至市场经济时代,由特许专营转型为充分竞争新阶段。2001年创业至今,谢绍刚经历“啥都要做”的艰难阶段,逐步积累创新实力,协助小微企业的产品走向海外,同时见证众多本地工厂做大做强的历程。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徐璇
●创业:从“农民”到“工人”,目睹中山外贸规模壮大
他从未离开“石岐街”及中山,业务和目光却瞄准海外。谢绍刚当过“农民”,创业后成为“工人”。
在市一中读书,1983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山的果菜进出口公司上班,1995年成为企业负责人,2001年国企转制、启动创业……谢绍刚的人生轨迹,几乎没离开过“石岐街”及中山。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出口货物多为农产品或原材料,国内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更早之前,中粮系统下属的广东分公司在中山县设立石岐支公司,根据蔬菜、水果、禽畜肉类、水产品、粮油、干果凉果等品类,分别成立进出口贸易国有企业,让中山及珠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港澳地区,或通过港澳地区、新加坡等交通枢纽转口运往全球各地,为国家积累外汇。
谢绍刚供职的广东省中山果菜进出口公司(下称“中山果菜公司”)有着国家农产品出口专营政策“护体”,竞争对手仅限于顺德、南海、番禺等地的兄弟单位,大家把“农活”做好即可。
他回忆说:“每天从中山各地收购农产品,后来货源地扩大至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地,多数是蔬菜,也有水果、干杂货,按出口标准检测。每晚,两艘150—200吨级货船从中山港出发,第二天一早抵达香港。与此同时,10多辆大货车满载蔬果,通过陆路从中山前往澳门。”
当年,先进的冷藏集装箱还没出现,所谓的“冷链物流”,是用箩筐装着冰块塞入货舱,协助果菜保鲜。
然而,“好日子”终将过去。1998年,果菜出口专营政策率先取消。各类特大型企业,纷纷自营果菜种植基地,直供多样化农产品至港澳地区,对中小型企业构成“降维打击”。
“投资农业,很贵。”谢绍刚告诉记者,“珠三角的中小型果菜出口公司尝试兴建基地,种植、人力和管理成本高昂,成功者寥寥可数。2001年,中山果菜公司启动国企转制,设立民企中山市光裕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光裕公司"),从原来270多名职工、近200名退休人员的规模,只剩下20多人坚持做外贸。”
彼时,中山制造业正在崛起,大小家电、家具、灯饰、五金、服装、建材等成为本地优势产业。告别果菜出口,光裕公司进入“啥都要做”的创业期,为中小微规模工厂提供代理出口服务。
报关、商检、物流、逐批出货、收款、关税、出口退税、纠纷处置……外贸业务涉及的流程相当复杂,中小微工厂实力有限,无法自营进出口。光裕公司成立之初,20多名员工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外贸”,协助中山商品在出口时有效提升效率、规避纠纷,企业找到了差异化发展的“风口”。
●转型:实力和口碑,依靠创新逐步积累
外贸流通型企业属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本身不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而是为工厂的产业升级、提升运营效率提供配套保障。光裕公司连续17年获得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让谢绍刚感到自豪。
谢绍刚表示,光裕公司走过20个春秋,首先依赖诚信。企业做了“一锤子买卖”,其他工厂口口相传,前者将失去口碑。另外,这类企业需要逐步积累实力,才能承接规模更大的出口服务。“说到底,企业要持续创新,实力和口碑才能同步提升。”
对小微工厂而言,资金链安全尤为重要。快速收到全部出口退税,是保障工厂资金链的重要环节。为此,光裕公司探索了创新措施。
“国家财政给予企业出口的产品提供退税。”谢绍刚介绍说,“21世纪初,国家财政还不宽裕,退税需要指标,申报后的等待时间最长一年半左右,足以"耗死"部分实力有限的小微工厂。”
光裕公司扩大规模后,第一步创新是为工厂垫付出口退税。“货款和退税快速收到,工厂客户的资金链就安全了,更依赖光裕公司的服务。”
2003年,光裕公司围绕资金链再做创新文章。“老外贸”们发挥积累多年的资源优势,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展开谈判。后者最终同意,根据外贸流通型企业提供的出口货物待退税单证,按照货值提供最高八成的质押贷款。
谢绍刚说:“这些有效单据是体现货物价值的真金白银凭证。实现质押贷款,就改善了企业和工厂的资金流状况,促进中山外贸加快发展。”
●升级:搭建“线上+线下”全展会平台
通过创新让工厂客户更依赖于光裕公司,谢绍刚等“老外贸”思考下一步创新,让企业与工厂“合体”。
光裕公司与各级外贸主管部门、同行企业、行业协会等反复沟通,先找到“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作为突破口。广交会展位素来紧张,光裕公司等服务企业根据出口规模及业绩拿到展位,再分发给有需要的中山工厂。“协助工厂参加"大展",有利于找到有实力的外商,收获出口大单。”谢绍刚说。
协助企业参展的平台,逐步发育为“全展会”模式。当发达经济体发起所谓“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光裕公司等服务企业与国内外泛行业展会、专业展等逐步达成合作关系,同时协助中山工厂通过改善运营状况拿到达标参展“入场券”,把商品销往中东、东欧、拉美、非洲、南亚等新兴市场。
去年,疫情一度打乱外贸市场的节奏。光裕公司又把“全展会”创新升级为“线上+线下”模式。一方面,企业发掘世界各地优势电商平台,协助本地工厂“走出去”;另一方面,协助企业开拓国内网上销售渠道,探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厂主营外销产品,一般质量较好,获取相应齐全的资质,内销市场的连锁店、品牌持有者、超市等对此很欢迎。”
谢绍刚坦言:“20年来,许多朋友把工厂做大,自营外贸及参展,未必再为光裕公司带来生意。然而,老客户变成老朋友,不断介绍新客户,让外贸流通型企业有了永续运营的资源。”
对话
抱团组建外贸协会
支持更多工厂做强
●记者:光裕公司是中山市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的会长单位,该协会对全市外贸事业发挥了哪些作用?
○谢绍刚:协会成立于2005年,适逢中山制造业加速出口的时期。起初,会员以外贸流通型企业为主,这几年有许多生产企业加入“大家庭”。
协会是“桥梁”,让国家、省、市最新外贸政策和帮扶措施实现“着陆”。此外,协会与中山市政府、省市商务部门联系紧密,2005年至今,不断向主管部门提交基于数据和事实的产业报告,协助政府部门精准决策。去年至今,中山“稳企安商20条”“金融20条”等新政的具体内容,对产业最新状况实施快速反应。
●记者:中山经济处于重振虎威历程,您所处的行业可作出哪些贡献?
○谢绍刚:几十年来,外贸流通型企业探索了帮助企业垫税、规范出口流程等做法,对中山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这个行业要协助“中山制造”升级为“中山智造”。
以协会为例,我们要促进外贸流通型企业提升信誉度和含金量,协助本地工厂无忧出口,让工厂腾出更多精力转型升级、持久创新、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天,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关员走进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举办“国门生物安全”宣传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