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热土激起改革浪潮 文旅融合谱写振兴乐章 抗日粮食总站所在地长江村迈出敢为人先改革步伐,如今以“过夜经济”擦亮康养文旅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中山日报 2021-04-16 06:56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沿着崧西正街深入长江村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宁静质朴气息。战争云烟早已消散,昔日粮食总站所在地现被开发为长江水库。在连绵起伏的五桂山脚下,东区长江村宛如一颗珍珠镶嵌在这片灵秀的土地上,闪耀着中山抗战历史的光辉。抗战时期,珠江敌后武装斗争中心移至中山,在这里设立了粮食总站,为中山抗日游击队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尽显军民鱼水情深。

时间,让历史沉淀得愈加厚重,也让昔日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江水库的修建,改革开放后中外合资兴建的长江乐园,到如今现代化住宅楼群鳞次栉比,居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群活动丰富多彩。长江村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绘就出一幅美好蓝图。

忆往昔

●抗战时期

开辟中山“南泥湾”

依山傍水的长江村坐落于五桂山脚下,现属长江三溪社区,住宅楼群的兴建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让长江村早已融入市区的版图。沿着崧西正街深入村中,城市的烟火繁盛、车水马龙逐渐模糊,宁静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整齐的现代民居中,几幢老建筑透着历史印迹。在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探寻掩护中山抗日游击队堡垒户的现址时,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悄然浮现于眼前。

1942年5月,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山武装力量的领导,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内部宣布成立中山县抗日游击大队。次年秋,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和中共南番中顺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机关,从禺南转移到五桂山区,珠江敌后武装斗争中心移至中山。虽然初到五桂山时,中山的军事形势较好,但后勤工作不完善,影响了部队战斗力。1944年7月,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了经济委员会,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后,各地民众积极交纳抗日军粮、公粮和税款。同时,各部队动手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加之游击队在战斗中缴获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物资等补充给养,为持续战斗提供物质保障。

1944年10月起,随着中区纵队和珠江纵队先后成立,军需给养来源的渠道逐步增多,军需给养的工作机构也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纵队、支队、独立大队设有军需处或相应的军需机构,下设粮站、税站,粮食总站设在长江乡松埔村。昔日的松埔村今位于长江水库区内,已全部被淹没,粮食总站的历史痕迹深埋水下,但庆幸的是,通过一些本地村民的零星讲述,记者“打捞”到有关粮食总站的记忆。

退休多年的原村委干部甘玉贤曾常与村中老人打交道,也从老人们口中了解过抗战时期村民掩护、供给游击队的故事。“当时村户家兼为仓库,仓库位置偏僻且安全,不仅用于储存粮食和物资,还用以掩护游击队员,提供住所,遇到有敌来袭则连夜转移人员和粮食。有时情况危急,一晚上转移好几处地方。”甘玉贤说道。据记载,除了粮食总站,其后又陆续在崖口、三乡等分设重点站,还在翠亨、沙岗等设分站,各站管理人员主要是动员当地堡垒户参加。

“曾经粮食总站所在的长江乡松埔村现成为长江村松埔生产队,约60人左右。”长江三溪社区党委副书记甘政辉介绍道,抗战时期,村里涌现一些堡垒户。后来根据政策,这些堡垒户与抗战老战士等十几人列为重点优抚对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村中抗战历史亲历者和堡垒户越来越少,几乎都过世了。”在甘政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幢位于崧西正街、曾为堡垒户的民房,房屋不高且墙体有些斑驳,保留了往日古朴的模样,现已成为村中的小卖部,一边为村民们提供便利,一边无声地诉说着抗战峥嵘岁月,见证着当时村民与游击队之间的深厚鱼水情。

看今朝

●为修建长江水库 两千村民集体迁出

如今,战争云烟早已消散,昔日粮食总站所在地现今已被开发为长江水库。站在堤坝上放眼望去,水库周围重峦叠嶂,一望无际的杉树、樟树等郁郁葱葱,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不时有几只白鹭飞过。长江水库于1998年被评为新“中山十景”之一,风景如画为人称赞,而美景背后凝聚了中山人的集体记忆。

“水库修建前,每逢雨水过多或过少时,山洪、干旱、咸潮严重影响着区域内的农田生产。”今年75岁的长江村老党员黄有开回忆,为保证农业生产,解决旱涝问题,上世纪50年代末,中山兴起一场全民修水库运动。“那时家家户户都参与建设长江水库,每天天还没亮,长江村就挤满了人,有的拿出家里铲子、有的贡献水桶,大家齐心协力,场面很是壮观。”

据中山档案方志记载,长江水库于1959年12月动工兴建,1965年12月竣工。设计灌溉面积2.37万亩,总库容5040万立方米,因大坝在长江村附近,所以取名长江水库。长江水库的施工分建坝、迁移安置移民、兴建排洪管、砌石护坡和渠道配套等多个阶段,基本靠人力建成。据统计,整个工期共耗用了118万人工日,绝大部分是中山各界人士的义务劳动。

长江水库大坝建成后,长江村内西陂、松埔、横栏、桥头、九曲林等一批村落陆续迁出,据参与建设的一些村民称,现在的长江水库建成的地方,原来有三百多间房屋,居住着两千多人,水库动工时,这些居民迁到了现在的中心村。黄有开说,由于时间工程紧迫,部分村民还没来得及找到新住处,但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便在荒山边上搭盖茅草屋居住。

随着计划外工程的不断增加,长江水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防洪、抗旱、蓄水,还拥有水力发电、供生活生产用水等功能。到了八十年代,长江水库激荡起改革开放的浪花,促进了中山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中山敢为人先、改革开放的缩影。2003年,长江水库片区被列为中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生态效益。

修建长江水库是长江村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山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奇迹。60多年过去,长江水库仍以经济和生态效益、自然环境之美哺育着中山。而长江村举村搬迁的壮举和村民们无私奉献、奋勇向前的精神,更是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滋养着代代后人。

●长江乐园见证中山旅游业辉煌

在东区景观路的尽头,长江水库大坝下面,一座仿古城楼映入眼帘,这是昔日长江乐园园区正门。城楼上方横匾为“长江乐园”四个篆体金字,但因层层爬山虎覆盖,只能从凹凸不平处判断出乐园招牌的大概位置。

长江乐园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兴建,见证了中山旅游业的辉煌。旅游业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全国旅游看广东,广东旅游看中山”。长江乐园于1983年7月建成开业,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中山、香港与日本合资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引进外资的大型综合游乐场。园内是欢乐的天地,各种游乐设施星罗棋布,设太空飞碟、宇宙漫游、激流探险、翻滚飞车等18个新型游乐项目。

说到长江乐园,66岁的长江村人陈坤仔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长江乐园给我们村带来太多变化,首先就是交通的改善。”他感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江村为沙石路,道路狭窄曲折,随着长江乐园兴建,村中修起水泥路,道路拓宽许多。回忆起开业后的盛况,陈坤仔坦言,长江乐园里几乎每天游客爆满,许多内地及港澳游客过来尝鲜,全国各地的旅游包车一辆辆接踵而至,“我曾经早上8点多就去乐园门口排队买票,到10点买到票进园。园区里一些项目排队要一两个小时。”那时候,长江乐园票价并不低,有些项目的票价高达15元,而普通一线工人每月工资在100元左右,但当时游客蜂拥而至,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长江乐园的兴建仿佛打开了长江村发展的窗口,据退休村委干部甘玉贤介绍,长江乐园的红火使得长江村的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不仅道路交通改善,餐饮发展起来,村中开了一家雪莲餐厅,还吸引了工厂进驻。时至九十年代初,村中集体企业兴盛,“当时,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村中兴办了约5、6间集体企业,如鞭炮厂、易燃易爆公司等,大力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吸引越来越多人到长江村来。”1999年左右,长江村扩大了长江市场原有的规模,村中的零售业、商业、服务业日益发展。

●山村变新城 党建引领群众安居乐业

翻开新世纪的篇章,今日的长江村一带,一栋栋小洋房、住宅楼群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昔日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两万居民的安乐家园,一幅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高尔夫球场、度假酒店、会所……休闲场地一应俱全,中山首个度假村概念的高档住宅小区——凯茵豪园就诞生于长江村。“2000年我们进行了首批交付,当时购房者有八成都是港澳居民,每逢节假日过来度假,逐渐带旺了长江村一带的商业、服务业等。”中山市凯茵豪园物业服务中心经理李肖芳介绍,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山本地住户也逐渐增多,现在小区内基本以本地住户为主。

今年69岁的刘明秀是长江三溪社区里小有名气的“明星”,作为长江舞蹈队的负责人,社区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自2004年搬入凯茵豪园以来,一年数十场的社区活动令她退休后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社区牵头组织了舞蹈队,在舞蹈队里我们不仅能学到东西,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生活很是丰富。”秀姨笑着说。

“我们会定期组织开展文艺表演、晚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等党群活动。”甘政辉表示,目前社区内建成1个党群服务中心和2个党群服务站,其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于去年9月进行升级改造,设有办事大厅、“同心园”党群共建室、心灵驿站等。在党建引领下,力求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让辖区居民有所乐、有所学。

展未来

●让“过夜经济”

撬动乡村振兴

沿着干净整洁的山路上山,道路两侧的树木枝桠交错、茂密成荫,三五游人正闲坐于路边台阶上,感受着山野间的静谧与清凉。在半山腰的岔路口驱车驶入,一侧的密林深处藏着一栋白色建筑,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当中。甘政辉告诉记者,这栋颇具古典风格的建筑原本是一家疗养院,目前正准备改造成一座特色民宿。

近年来,长江村党总支部十分注重文旅发展,结合长江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原本长江度假村地块的基础上引进健康产业园项目,大力打造以精品民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性康养文旅区域。

“我们正在打造"两天一夜"的家庭式旅游线路,希望让每个年龄阶层都能在长江村里找到独有的乐趣,吸引更多游客,尤其以家庭为单位,来这里过夜消费。”中山市乐儿健康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朱晨光介绍,项目于2019年6月入驻长江村,总占地面积60多亩,是一个集休闲运动、医疗康养、餐饮住宿、学前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了广东宏远(中山)篮球培训基地、安绨特色名宿、正丰鱼、石岐鸽等十余户商家进驻,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000人次左右。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朱晨光是一名转业军人,1991年在湖北省参军入伍,随后被分配到中山消防部队服役。“以前部队经常在长江乐园旁跑操、拉练,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2018年,在部队自主择业后,朱晨光见曾经的长江乐园这一带物业闲置、杂草丛生,基于对长江村独有的一份情怀,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竞标承租了长江度假村的地块与物业,希望为长江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清除杂草、铺排水电管道、加固房屋基建……经过近一年的改造,如今的长江度假村已焕发新的生机。漫步其中,在宽敞明亮、环境幽雅的儿童教育基地里,孩子们正享受着与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学前教育。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和设施齐全的篮球训练馆中,年轻人正挥汗如雨感受着运动的魅力。而每逢周末,正丰鱼、石岐鸽餐厅内座无虚席,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一品中山地道食材的鲜美。

“特色民宿预计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我们还计划在园区内建设一个幼儿园,待两个区域建设完成后,日均客流量有望达到5000人次。”朱晨光表示,园区未来将与周边的村落、长江水世界等景点串珠成链,助力长江村文旅发展,共同擦亮中山“过夜经济”新名片。

文/见习记者 陆倩柔

本报记者 王欣琳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新闻推荐

在中山的外籍人士将可接种新冠疫苗 参加广东省社保的外籍人士免费接种

本报讯(记者周映夏通讯员李永昌)昨日,中山市发出《外籍人士在中山接种新冠疫苗公告》,中山市将根据“知情、自愿、自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