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惊艳亮相中山 一块小土布上隐藏音乐宝库

中山日报 2020-12-26 06:46

12月2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一个壮族聚居的小村庄里,世代传唱着一种独特的山歌。唱歌的人们会参照一张画着奇怪图形符号的土布帮助记忆,这就是被人们惊叹为“活着的图画文字”的坡芽歌书。12月22日晚上,坡芽歌书合唱团为中山观众带了一场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民族合唱音乐会,优美的旋律,多声部的完美融合,加上原生态的唱法,把坡芽情歌唱法自然流露、内容缠绵悱恻、旋律美妙动听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充分领略到坡芽情歌独有的魅力。

文/本报记者 冷启迪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活着的音乐化石

在演出开始前,富宁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唐伏云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壮语中,“坡”即山坡,“芽”是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灌木,俗称“黄饭花”,是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的黄色染料。“坡芽”的汉语意思是“山花烂漫的地方”。当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歌,既是人们劳作之外的娱乐,又是抒情达意的媒介,也是消磨闲暇的方式。歌伴人生,是坡芽人日常生活的写照。2006年,这里发现了令世人瞩目的奇特歌书。坡芽歌书是一块长两尺、宽一尺的土布,上面画着81幅图画,绘有月、星、树、人、犁等81个物象图案。每个图案约一寸见方,呈红色。坡芽歌书上的每一幅图画代表着一首壮族情歌。81个古老简洁的形态浓缩了壮族民歌的精髓。类似象形文字的文字形态,音形义的高度结合,以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壮族婚恋和民俗文化内涵,令学术界震惊。人们形象地比喻,每个图形好像是一个文件夹,歌手看到它就能唱出一首动人的情歌,歌词和曲调都在歌手心里。“坡芽歌书有多久?据史学家考证它差不多与《诗经》同龄,估计有五六千年,但它一直都在被传唱,没有消失。”

该团团长黄祥介绍说,2006年9月当地成立了富宁坡芽歌书保护与开发小组,并组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编委会,对坡芽歌书进行翻译整理。由著名作曲家刘晓耕、吴渝林、业原及著名指挥家叶明菊共同创建打造的“坡芽歌书合唱团”,2014年受邀到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学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展演;2015年荣获CCTV“合唱先锋”全国合唱大赛年度总冠军,后来更是走出国门获奖无数。“这支队伍里有美术老师,有放映员,大家职业多样,但是对坡芽歌书的热爱却是共同的,大家汇聚在一起,每天都接受专业的声乐训练,最终成就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合唱团队。”本场音乐会的音乐总监甘霖直接给予他们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们的演唱技术和音色不输国内专业团队。

动人旋律吟唱爱情

音乐会上,曲目选自古老的《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中记录的部分经典爱情歌曲,由作曲家刘晓耕、吴渝林、业原、著名指挥家叶明菊等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共同策划,把原生态的山歌调子改编成合唱歌曲,以多声部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保留了坡芽情歌原汁原味的韵味,又在演唱风格和舞台呈现上更接近当代人的审美观。

音乐会在一首《赶珑端》中拉开帷幕。赶珑端即下田坝赶集,每年三月珑端节是壮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了有唱歌跳舞做买卖之外,也是壮族青年男女相知相惜的恋爱季节,因此,赶珑端节也叫赶风流节。在歌曲《赶珑端》中唱到“木棉花开春天到,壮乡姐妹赶珑端。阿妹山歌声声甜,阿哥远方来相会。唱起山歌跳起舞,阿哥阿妹真快乐,哥送鞋来妹送巾,哥妹本是一条心。”虽然演员们用的是壮族语言来歌唱,但在婉转而欢愉的歌声中,观众依然可以感受他们赶集的雀跃。

接下来的一首《命好才相会》唱得荡气回肠,“命中情相系,梦里情缘牵。相会心欢喜,牵手意绵绵。百年当一日,别说各一方。我俩同方向,命定结成双。”在婚姻上,壮族是一个相信缘分的民族,青年男女在珑端节上相遇相知,这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他们用歌声诉说命好才相会,相约牵手走一生的生活情境。女高音部在高音区域自由而婉转地吟唱着她们的爱情观,如百灵鸟般的歌声令人陶醉。

接着,坡芽歌书合唱团依次演唱了《哪里鹧鸪叫》、《妹要嫁何方》、《舍得舍不得》、《跟嬢讨晌午》等经典的坡芽情歌合唱曲目,演绎了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赢得了阵阵掌声。音乐会也演绎了甘霖根据坡芽歌书的两个字符“芭蕉”和“葡萄”改编的曲目《芭蕉与葡萄》。改编后的曲目既保留了坡芽歌书的和声色彩,也融合了现代合唱的技术技法,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音色质感打动人心。

“坡芽歌书不是坡芽的财富,而是世界的音乐宝库,许多音乐家都在其中耕耘,让坡芽歌书走向了更广阔的视野。民歌的改编需要遵循民歌本身的音乐色彩,把握它的调性,让它改编后还是坡芽歌书,但又符合现代合唱的品质,这样它会走得更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这样的音乐宝库会打动更多人。”甘霖说。

新闻推荐

让“中山鱼”成为沟通港澳的“亲情鱼” 民众镇众多水产养殖人投身高品质养殖,成为中山水产出口的主力军

民众镇民平村华辰水产养殖场清晨就开始刮鱼。本报记者余兆宇民众镇锦标村容海养殖场越冬棚里养殖工人在工作。本报记者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