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 任戎艺术作品赏析

南方日报 2020-12-25 07:10

《创世纪》系列作品。

《万物有灵》系列作品之一。

《万物有灵》系列作品之二。

《天圆地方》系列作品之一。

文:龚艺超图:莞城美术馆提供

在中国26年,旅德30年,一分为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任戎中西交融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艺术,任戎既是当事人,又是“旁观者”,不仅启发了任戎的艺术创作灵感,同时也促使他用一种全新视角来审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任戎的作品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以及“万物感应一体”的思考。

从剪纸到《创世纪》的诞生

如果想要理解任戎近期创作的《万物有灵》《元素》等系列作品,则少不了要对他艺术经历及其作品有所了解。任戎曾说:“这些拥有奇思异想的人类、动物、植物同体的混种生物,是我从中国故乡到留学德国三十多年来,中西文化在身心里混血而成的必然产物。”

纵观任戎的艺术创作生涯,有着两条比较清晰的主线:一是在形式上,以剪纸艺术的形式美感为起点,不断拓展艺术风格;二是在主题上,对于“万物同源”这一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思考。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任戎经历了从早期西藏主题超现实风格的油画,到以剪纸、民间艺术、传统书法为借鉴的纸材拼贴作品,再到后来综合运用原始图腾、抽象符号、人体与自然等元素,使用五夹板、铁板进行创作的装置作品的探索过程。

这一过程中,剪纸艺术成为任戎作品在形式上的主线。虽然中后期的作品已经脱离“剪纸”这一形式。然而,剪纸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简单化的线条、平面的分割来呈现具有复杂含义的图像,它所独具的正负形、镂空感以及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简单、纯粹的美感,在任戎的作品中得以延续。

用钢材创作的《创世纪》系列装置作品,可以看作是任戎探索“剪纸”这一形式美感的阶段性终点,又可以看作他此后综合性艺术创作的一个起点。

《创世纪》由一组十多个类似独立屏风样式的立面镂空钢制装置组成。每一屏都通过运用类似“剪纸”的形式,将钢材“剪出”蕴含着多种元素的平面图案。在这些图案中,有人、植物、动物、图腾、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从整体上看,画面紧密,各种在现实中看似互不相关的事物,在任戎的画面中和谐地融为一体。人和动物、植物、日月星辰等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各个元素的位置安排,人物、动物的动作表情上,可以看出它们并非无意义地“拼贴”在一起,而是充满“故事性”,让人联想到《山海经》。

如果熟读《山海经》,便能发现任戎所“剪出”的生物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先民们幻想中的生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些图案也可以看出,任戎同先民们在思想上也是共通的——对自然充满敬畏,人与自然万物本是同源一体。

这一种理念也可以在任戎另外一个系列的作品《植物—人》中可窥一二。当然,在《创世纪》中所蕴含的图像信息非常巨大,融合了包括石刻、青铜纹饰、原始图腾、皮影、书法、民间艺术在内的多种元素,且象征含义较为丰富,不同的读者有不一样的解读方式。

《创世纪》系列作品精炼表达了任戎关于生命、自然、宇宙、传统、现代等主题的思考,这正是任戎艺术主题表达上的一条主线。从他此后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任戎已然找到了自己在艺术形式和主题上的落脚点,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对于任戎这一系列作品,艺术家、批评家栗宪庭如是说:“任戎的作品延续了他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剪纸本身需要放剪直干,与油画相比,必然少了那种反复在画面上控制效果的成分,使他在剪的过程中更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与马蒂斯装饰感很强的剪纸不同。马蒂斯重视的是设计效果,而随想式的剪纸,则重在剪时的情绪发泄,迎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崇尚的"天然去雕饰""法无法""醉后画乃善"的原则,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这大概因为任戎是中国人的缘故吧。”

从拓印出发的艺术探索

在《创世纪》之后,任戎结合中国传统的拓印技艺,创作了《创世纪》(拓印)《万物有灵》《元素》等多个系列的作品。

《创世纪》(拓印)与《万物有灵》可以看作是钢材装置《创世纪》的一个延伸,前者沿用了立轴屏风式的构图,将钢制装置作品《创世纪》用拓印的方式,使之在宣纸上留下水墨图案。后者则是进一步采用方形小品式的构图将《创世纪》中的万事万物一一呈现出来。如果说《创世纪》展现了万物之间的共性与联系,那么《万物有灵》则展现了每一个生灵的独特性。

而《元素》系列作品采用了与《创世纪》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它是用此前创作钢材装置作品所裁剪下来的“废料”构成的,通过不同的排列、堆砌、交织、重叠等方式来重新焊接一个新的装置,再用宣纸、墨水通过拓印的方式,将这些图形拓下来。例如,在《元素》系列中,任戎将钢铁排列焊接成流水波纹状,然后通过黑、蓝、红三色墨水将其拓下,形成如同河流中的波纹,又像摇曳的芦苇荡,也可以看作是鲜红的高粱地,通过丰富的平面构成元素,形成了可供想象的画面内容。

《元素》系列作品中有一个分支,就是《元素—江山》系列作品,通过金属材料的堆叠组成如同山水画中山的形状,通过水墨拓印,在宣纸上留下山的图像。而层叠、扭曲的钢材面、线,在形式上如同传统水墨中用“皴法”绘画出来的山石与树木,别具一番水墨韵味。

如果说此前任戎通过图式和主题来表达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那么将拓印技艺引入艺术创作,可以看作任戎开始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之一“水墨”的探索。以上三个系列作品,一方面延展和拓展了任戎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在谈及中国传统艺术必谈及水墨的大环境下,在从事艺术创作近30余年之后,任戎才开始从自己的艺术语言出发探索水墨,这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所持的严谨慎重态度,以及对于“水墨”这一艺术形式的尊重。

■艺术家简介

任戎,德籍华人艺术家、策展人。1960年生于南京,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2013年在德国波恩创建“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曾在世界多地举办个人展览,并多次参加重要群展。

新闻推荐

泰瑞居二、三期地下室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公示

中山市泰立房地产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变更泰瑞居二、三期地下室项目(地址: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义学村)规划设计方案。现根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