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木村的小康路 横栏五沙村90%农地种植花木,股民年人均分红超7000元
见习生 陈志瞳
本报记者 程明盛
父子辞工返乡务农,年收入最高40多万
刚刚过去的一周,中山阴雨不断。周日,天稍放晴,国顺花木场就迎来了这周首笔订单,2000棵嫩绿色的金叶连翘运往中山市区。梁士权算了一笔账,一棵金叶连翘成本3毛多,售价8毛,这一笔能收入约1600元。平均一个月能拿10到20单。一年下来,除去地租、中介费、包装、水费等成本,年利润超过十万。
说起做花木生意的这十年,梁国顺一家十分感慨。2010年,梁国顺夫妇打工年收入加一起才三四万元,生活拮据。当时全镇花木种植正热火朝天,于是他们决定脱下工人装,回到农村创业,在五沙村租下2.5亩地,夫妻俩勤勤恳恳摸索种植方法。赚到第一桶金时,他们说,路走对了。
2017年,儿子梁士权也回归农田。他辞掉月薪3000多元的快递员工作,成了国顺花木场的干活主力。一条水管,一顶草帽,在花木场一守就是十几个小时。24岁的他脑子活,善用网络平台,他的每条朋友圈都用作推广,还注册了名为“苗仓”的APP发布花木信息,“网络渠道一打开,我家的花木成交量至少提高了50%。”他自豪地说道。务农以来,梁士权脸晒黑了,人也勤快了。当被问到做农民的辛苦时,梁士权答道:“做农民虽辛苦,但比较自由,比打工要强哩!”生意最火爆的2016年,梁国顺家收入达到40多万元。
大姑、大姨、叔叔……在当地,梁士权的亲戚们普遍因种花木而改善了生活。“以前村里人觉得守在田地里只能受穷,因此纷纷外出打工。现在,人人都抢着种地,地里能种出金子呢!”如今,通过积累,梁国顺家整修了房子,新买了沙发、大彩电。花常艳,树常青,梁士权说,发家致富的步伐不会停。
花木成为富民产业 村民股金翻倍
沿着国顺花木场旁的笔直马路,还能看到很多花木场的招牌。五彩花田里,每隔数十米就望见几个花农身影嵌在其中。花农们作为产业兴旺的受益者,见证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08年的880万元跃升至2019年的2390万元。
拨回时间的指针,十多年前,五沙农民挖塘养鱼收入甚少,生活水平低。2008年初一场低温冰冻灾害,让很多养鱼户损失惨重。隔壁,三沙村种花木富起来了,启发了五沙村人。
据五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汝顺介绍,当时,村委会当机立断,调整产业结构,从2009年起发展第一期花木种植。心有不甘的五沙农民,又干劲满满地投入新一轮创业之中。花木的产值高,使一亩租金从养鱼时1600元跳涨至5800元,涨了2.6倍多。
经过十多年发展,五沙的花木产业愈发成熟,成为村子的经济支柱。五沙村年销售花木5亿元,2019年股民人均分红超过7000元,有的村民小组达到8000多元。
五沙人还能搭乘地方花木品牌的“顺风车”。闻名遐迩的横栏花木交易博览会已举办五届,每年11月都吸引四海买主前来采购花木,也成为横栏各村花农的狂欢节。五沙村委还聘用了一名电工,免费为村里花木场维修电路。
林木掩映中,曾走过一条坎坷创业之路的五沙人,用花香经济改写贫困村史,书写致富答卷。目前,五沙村已有超900个花木户,花木场数量逾千,90%农地种上了花木。遍野花木铺就一条小康路。
村居环境升级 大振村民幸福感
漫步五沙村,入目即是风景。不仅本村人满意,外地人来了也能随处欣赏河水淙淙的水乡风光。为美化村居环境,村委增加了保洁人手,每日清理垃圾,清洁河涌。河涌清澈了,两岸还种上鲜花。
打开手机地图,能看到五沙村的道路笔直地形成“田”字型。花木基地95%的道路实现硬化,运送花木的卡车几乎通达基地每一个角落。路旁,一些老旧民宅绘上墙画,添了青春气息。
夜幕降临,路灯明亮。修葺一新的健身广场上,大伙儿可以打篮球、乒乓球以及跳舞健身,在音乐的旋律下身体摇摆,笑脸洋溢。梁士权牵着6岁妹妹的手,常常看到过了21点还有乡亲们纳凉闲谈,享受光阴。有时,一辆城里货车运来一些放映设备,当晚村民就能观摩一场露天电影。
“住在我们五沙村,不比城里的小区差。村里很少看见成堆的垃圾,村民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提高了。”村民罗贵标说道。
闲时,还可以到党群服务中心坐坐。几年前,这里服务功能非常少,村民很少踏足。2017年,五沙村通过竞争性遴选,成为2017年市级示范村(精品村)创建对象,获得市财政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党群服务中心外立面改造等5个建设项目去年十月全面完工。如今党群服务中心旧貌换新颜,总面积从1402平方米增至4998平方米,村民读书、上网、搞活动的地方更多了,上了年纪的村民有事都过来咨询。
小河细流,花红耀眼,五沙人生活面貌全方位提质。
站在这片土地上,梁汝顺展望:“明年,省政府还会拿出5000万元用于五沙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让五沙村貌再上新台阶。今后我们要推行立体化种养模式,在树下养家禽,家禽粪便肥地,形成生态循环经济。”
新闻推荐
中山市启动2020年度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等资助申报工作 创新平台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9月21日,市科技局发布了《2020年度中山市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分支机构)、院士工作站建设指南》。记者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