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稳企安商 助力中山重振虎威 中山推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成效初显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洪喜鹏
A
案例
“政银企”联手,金融活水直达基层企业
“2020年可能是最近贷款难度最低的年景。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固定资产和财务数据,拿着它们去银行办业务,授信的额度、手续的便利性、放款的效率都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近日,在位于南朗镇的中山市宝利金电子有限公司内,企业董事长陶伟元告诉记者,“更让我惊喜的是,以往要依靠自己实打实投入现金的技术改造、知识产权研发等项目,目前能找到相应的金融支持产品。”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活水”直达基层企业的渠道和总量,较往年变化明显。
今年6月,南区办事处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城南支行(下称“工行中山城南支行”)举办“工商银行普惠金融宣讲会”,邀请当地大批企业安排负责人参加。这是南区办事处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互动交流的一次新尝试,协助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与基层企业实现“双基联动”,促进金融活水直达基层企业,实现“稳企安商”“稳企业”“保就业”等目标。
当天,银行方面对“税易通”“用工贷”“e抵快贷”等最新优惠信贷产品进行了讲解,让企业明白如何更好地融资,实现有途径的融资。同时,参会企业的负责人积极咨询相关产品,提出意见建议,让银行方面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
南区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谢军杰表示,金融是“润滑剂”,可以帮助企业加速高质量发展。抓好“六稳”“六保”工作,要进一步强化针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要利用好金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攻克难关,让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减轻企业压力的必要举措。
此次宣讲会为政银企三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帮助银企双方消除信息不对称,精准对接,精准投放,将前期与工行签约的授信额度转化为真正的帮助,使广大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南区将继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跟踪做好对接服务,帮助南区各企业用足用好各类信贷产品和金融扶持政策,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B
分析
●全市信贷增速创下近7年新高
2020年上半年,记者从人民银行中山中支了解到,该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指导辖内商业银行机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领域金融支持,推动“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落实,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崛起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山市新增信贷投放539.49亿元,同比多增62.81亿元。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452.4亿元,同比增长19.55%,增速为近7年新高,较全省及珠三角九市平均增速分别高出2.62及2.58个百分点。
据了解,在投放主体上,信贷投放呈现“保"民"保"微"”特征。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24%,增速同比提高8.75个百分点。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61%,较各项贷款增速快11.06个百分点。
同时,人民银行中山中支引导商业银行机构持续让利实体经济。例如,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47%,比5月降低0.2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73%,同比降低0.78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96%,同比降低0.84个百分点。
●惠企利民:资金成本持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人民银行中山中支向中山地区注入央行资金30余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0000余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用好了,就能为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该行负责人举例说,上半年,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16.04亿元,同比增长646.07%;推动法人银行发放符合专用额度政策要求的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贷款31.79亿元,惠及企业1486家;再贴现金额达12.06亿元,同比增长3%;落实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向31家重点名单内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03亿元。
另一方面,中山市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及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体现“稳企业”“保就业”的效果。6月初,上述政策出台;当月,本市商业银行机构就办理了“应延尽延”贷款本息5.48亿元,受惠企业719家;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4773笔,金额达11.01亿元。截至6月末,中山市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为115.72亿元,较年初增长27.62%,惠及市场主体25329户。
●贸易投融资更趋便利,
外汇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中山中支切实贯彻国家外汇局出台的各项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措施,推进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完善贸易新业态外汇管理、推进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内保外贷和境外放款注销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多项试点业务。截至6月末,中山辖区累计办理试点业务135笔,金额合计3.67亿美元。
据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中山中支及时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简化疫情相关业务流程,加大线上跨境金融服务优化升级。同时,建立外汇服务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商业银行机构推出专项外汇产品和服务,提供防疫援助减费让利、跨境融资期限适度延长、优化跨境投融资组合等措施,利用外汇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为涉外企业纡困解难。
据统计,今年1—6月,中山市商业银行机构服务企业从境外融入低成本资金折合人民币超过155亿元;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放款240笔,金额合计15.14亿美元。
C
亮点
保障: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中心支公司(下称“中山国寿财险”)的会议室内悬挂着一幅大尺寸树状图,清晰列明了公司的财产保险产品能为工农商学各业态及每一位市民提供哪些具体保障。企业副总经理唐金荣表示,中山国寿财险成立13年以来,为中山各行各业和投保市民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总额约35000亿元。
“财险企业提供了财产损失险、责任险、信用险、保证险、短期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及上述险种的再保险等产品,为市民的生产生活和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实时保障。”唐金荣告诉记者,“尤其在2020年,根据上级部署,中山国寿财险快速反应,坚定把资源精准投放到"复工复产""稳企安商""稳企业""保就业"等领域。例如,我们为投保企业提供降费延期支持,为投保安全责任险或团体意外险的企业扩展传染病保险责任,迅速推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保险、医护人员职业安全责任险、学校学生复学综合险等创新产品。由此带来的额外成本支出和经济损失,全部由企业承担,体现央企担当。”
此外,本月下旬,记者从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了解到,中国人寿总部近期公布各项重点任务清单。其中,在服务“六稳”“六保”方面,中国人寿将采取升级金融保险服务、创新保险产品、提供股权债权融资、加大信贷投放等26条具体措施支持“六稳”“六保”工作。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人寿各级机构将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及交通、水利等“两新一重”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力度,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等加速高质量发展,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新闻推荐
扫码看《28年,与中山共成长》中山日报复刊28周年宣传片T01-T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