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传播创文知识使出“十八般武艺” 公益从“竖起来”到“动起来”
本报记者 徐钧钻
●美化电箱
让小朋友有了参与感
在城南路,这几天换了新装的电箱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原来,随着中小学生期末考试结束,良都中学、马岭小学、竹秀园中心小学等多所中小学生近期都动起手来参与校园井盖和街道电箱的涂鸦美化。其中,7月11日、7月15日,马岭小学的20多个亲子家庭、教师志愿者们先后投入到校园涂鸦和城南路电箱的涂鸦活动中,一众小朋友“小手拉大手,文明城市创建一起走”,在家长带领下从上午8点半忙到11点半都不喊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也是城市的建设者,校园建设的参与者,这样他们会更加爱护公物,从小做个文明人。”马岭小学老师廖碧云说道。
良都中学学生们也参与了创作。“活动不仅让校园师生了解了街头涂鸦艺术,还使同学们懂得自觉保护公共设施,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为文明校园、文明城市贡献力量。”良都中学副校长潘睿说。南区文明办透露,截至目前,南区学校教师义工和亲子义工共开展了电箱彩绘34个。而南区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山市民文明公约、争夺文明城市“六连冠”宣传标语喷画318幅,设立文明餐座提示牌194个,工地围挡文明标语71幅,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牌28套等。公益广告深入到城市道路、村居的神经末梢。
●公益广告
从“竖起来”到“动起来”
“创文公益广告除了要在街道里竖起来,还要在市民身边的生活里动起来,真正地走进市民心里。”南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雪芬说,近两个月来,南区结合了创文宣传“十进”活动,创作了一系列的文创小礼品,其中“中山市民文明公约小书签”已在南区图书馆、4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2家自助图书馆给进馆借阅的市民免费派发。而文明公筷和文明纸巾筒等则通过志愿者在开展创文宣传“十进”活动,市民接受创文问卷调查时给予“奖励”。“这些小礼品可以让市民在使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跟着做。”陈雪芬说。
而谈起最近的变化,过去宣传止于眼观,如今在南区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头顶烈日、脚骑移动宣传车、手挎文明创建宣传小喇叭,向居民、商家循环播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音频文件,在潜移默化中“喊停”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支队伍还根据国家噪音标准和群众作息时间,对移动宣传车上的喇叭播放音量进行了合理调试,避免对行人和住户造成不适。
新闻推荐
“停摆”半年后,中山市部分电影院昨日重启 佩戴口罩进场 “隔行隔列”就座
本报讯(记者唐益)20日下午4点多,接到《关于有序推进中山市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后,中山中影嘉莱影城沙溪店总经理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