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诉讼难 跨域立案解民忧 中山法院打通立案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工人遭欠薪,跨域立案免除4500公里奔波
6月2日上午,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窗口收到了当事人蒙小姐递交的执行立案材料。这是一宗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西藏某公司一直拒不支付蒙小姐工资,而且西藏某公司在中山市并无财产线索。这起案件本应由该公司所在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蒙小姐的案件要到林芝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办理立案,从中山赶到林芝,单程4500公里,来回一趟起码数天,时间长、成本高。为节约时间与成本,减少来回奔波,蒙小姐遂向中山中院申请跨域立案。
作为协作法院,中山中院的专办员收到材料后,立即启动全国法院跨域立案响应机制,致电林芝中院跨域立案专员了解该法院执行立案流程及材料要求,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申请书、证据材料等进行核对。确认材料齐全后,跨域立案窗口工作人员立即对材料进行扫描,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向管辖法院林芝中院申请跨域立案。
林芝中院跨域立案专办员经审查认为蒙小姐的执行案符合其受理条件,在12分钟内就予以审核通过,中山中院立案一庭的专办员随后将诉讼材料打包,通过法院司法专邮寄往林芝中院。
蒙小姐收到受理通知书后,评价说:“中山离林芝距离太远了,跨域立案的程序简便又快捷,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真是便民服务的好做法。”
●开发商逾期办证,业主15分钟跨域立案维权
和蒙小姐一样体会到跨域立案带来极大便利的还有当事人曹先生。
4月29日,曹先生向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立案窗口递交了民事起诉状。由于新疆某房地产公司逾期办证,曹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该院的跨域立案专办员经审查,这起案件应该由该房地产公司所在地的新疆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法院管辖。
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立案需往返两地,费用开支较大,专办员随即建议曹先生通过跨域立案系统办理立案。市第一法院作为协作法院,第一时间与管辖法院新疆昌吉法院取得联系,并通知管辖法院工作人员发送相关格式文书,指导当事人填写。
随后,专办员立即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申请跨域立案。经昌吉法院审查,该案符合受理条件,属于其管辖,予以审核通过。整个跨域立案工作在两家法院的协作下,仅用时15分钟便全部完成。
●打通立案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山中院立案一庭庭长程建峰介绍,跨域立案是当事人可以不受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的限制,就近选择法院作为协作法院,通过法院间的跨域立案平台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诉讼材料,实现远程立案。管辖法院接收跨域立案材料后由专办员实时进行审核,及时回应答复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由协作法院当场送达或告知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在去年7月31日发布的《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中指出,我国普遍推行跨域立案服务,设立专门窗口,建立就近受理申请、管辖权属不变、数据网上流转的联动办理机制,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为了落实这项工作,中山两级三家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开设跨域立案专门窗口,指定高素质人员担任专办员,专门负责跨域立案服务工作,配备跨域立案专用设备。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通过全国、全省范围内的多次演练,专办员熟练掌握办理流程和操作要求,做到在半小时内响应答复跨域立案申请,指导当事人配合,顺利办妥双向跨域立案。
2019年,中山市法院共跨域立案11件,今年1月至6月跨域立案合计21件。上述案件全部依最高法院的相关要求成功办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廖万春院长表示,接下来,中山法院将继续健全完善跨域立案服务机制,提升跨域立案服务质效,拓宽服务范围,加强服务指引,让人民群众不必再因案件是异地法院管辖而长途奔波,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不断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
本报记者 张房耿 通讯员 刘颖清 梁思齐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翎、通讯员肖欢欢报道:羊城晚报记者6月8日从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目前,经中山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