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与专利机构共同推出“产业专利导航工程”报告 医疗器械企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有新办法
本报讯(记者 黄标)6月22日,在中山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牵头部署下,由中山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与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共同承担的《中山市诊断康复医疗器械产业专利导航工程》报告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今后在面对竞争对手利用专利垄断市场、人为设置知识产权风险抢夺市场时,中山市医疗器械企业多了一种应对办法:可根据该“专利导航工程”分析报告来规避各种知识产权风险。
记者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看到,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总经理孟强向现场及线上的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领导,以及全市2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专利导航工程”的开发成果,并现场解答企业人士对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困惑。
据介绍,该“专利导航工程”项目由中山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与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从2019年11月开始,经过历时半年的企业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国内外专利数据整合而成,是一套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检索分析系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数据系统、“专利汇”商用检索系统这三大数据库的实时完整数据资源,并针对诊断康复医疗器械产业专利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专业应用工具。
中山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王胜岚在会上透露,目前全市医疗器械企业约200家,其中有效专利拥有量超过15项的有24家,占比12%;有10家拥有5项以上发明授权专利,占比5%。整体来看,中山市医疗器械产业专利拥有量较少,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也侧面反映出中山企业创新能力急需提升。最近几年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呈快速增加趋势,特别是这次疫情暴发后,逐渐普及的医疗器械注册人(MAH)委托服务在未来几年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也将使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面临更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引导企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已成为中山市每家医疗器械企业的紧迫任务之一。
那么,这套“专利导航工程”对医疗器械企业有什么帮助?孟强告诉记者,从1998年至2020年的国内外专利情况看,全球专利大国在其本国的专利布局投入在减少,却在中国不断加大专利布局,目的是通过提前布局专利来达到垄断占领市场或者收取高额专利费。如今,中山开发出这套“专利导航工程”,首先能给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产业和产品的前沿发展方向,让中山企业了解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最新产品开发项目,从而知己知彼采取措施避开竞争对手设置的知识产权风险。其次,中山企业可利用该“专利导航工程”分析报告来发现超出保护期的同类专利,有很多国内外专利技术在其有效保护期内并未转化成果,这时企业可直接利用来改善自己的产品,避免重复投入同类研发,从而节省企业研发资金和时间成本;第三,随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可利用该“专利导航工程”分析报告来加快专利布局,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效。
新闻推荐
畅通供应链保障生产经营促销组合拳提振消费信心 东区找准痛点难点,加大稳企惠企力度,助民营企业复工复产
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员、干部装配专线。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山衡器”)的车间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