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 建言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中山籍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履职尽责。记者连线采访了解到,他们精心准备的高质量建议和提案都继续聚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中山乡亲蔡冠深递交了多份提案,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在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提案中,提出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十一项举措。他建议设立“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委员会”;设立大湾区科技发展银行、基金和相关的监督委员会,扩大粤港澳科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设立深港科技创新河套管理局,在深圳、广州、香港及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率先为重要的科研人员及企业高管发放“大湾区绿卡”,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南下深圳设立分院,同时发挥好香港港科院的能量;在大湾区布局设置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动成立大湾区三地大学产学研合作联盟,设立联盟网站;在香港设立大湾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构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机制和完整的创新产业生态链;要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及跨境合作过程中加大监控,加强对诈骗及洗黑钱的执法力度;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对标世界一流实验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乡亲吴杰庄提交多份提案,涉及到公共数据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其中就有《关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梁作用 提升中国在境外社交媒体话语权》的提案。吴杰庄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中心,鼓励全国传媒人才、创业团队、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到大湾区就业、实习;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资讯再包装并分发至海外的集散点;鼓励和加强国内创业平台与国际媒体合作;借助社交媒体的高传播速度、高渗透率传播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整合海外华文媒体力量,主动搭建多样化世界海外华文传媒合作平台,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及时传递中国官方媒体消息或直接向海外媒体提供新闻稿源,实现资讯互通有无和资源互动等。在《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良性互动,共创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提案中,建议积极开展粤港深层次基础教育合作,推动教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乡亲萧志伟提交了七个建议,其中《关于探索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管理创新的建议》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他建议中央批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管理创新先行先试,以便更好地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经济更具有活力创造条件,同时亦能充分发挥横琴改革前沿地、开放试验区的作用,横琴跨境金融管理创新。此外,在《关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中,他提到为了让我国企业更有动力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藉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同时,缓解当前就业压力,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等。
本报记者 黄廉捷
新闻推荐
商报讯(记者范展颢)5月19日,市商务局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分行(下称“中山工行”)举行“稳外贸、稳外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