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 夯实“稳”的根基 积蓄“进”的后劲

南方日报 2020-05-19 06:52

截至4月30日,中山市在市镇服务企业代表走访的36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恢复率超过75%。图为古镇一灯饰企业,生产线已经恢复到往常规模。叶志文摄

中山采取“点对点”跨省接人的方式,为不少返工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图为返工人员到达中山后领取复工暖心包。叶志文摄

随着重达6万吨的首节钢壳沉管不久前顺利下水横移,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目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项目施工正有力推进,8000人正在伶仃洋上繁忙作业。

在伶仃洋西岸,从“超级工程”到工业园区,从校园厂企到街头巷尾,伟人故里中山市正在疫情防控下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中山路、兴中道、博爱路车流如织,校园再次响起朗朗书声,街市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守好“保”的底线,夯实“稳”的根基,积蓄“进”的后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快恢复社会经济秩序,打好化危为机的主动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目前,中山全市各类企业应复尽复、能复即复,全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恢复。

熟悉的中山,又回来了。

撰文:罗丽娟雷海泉廖瀚曾毅峰

稳得住

基层防控织密“两张网”

1月24日,中山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影剧院、景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全部关闭;迎春花市停止,新春广场文艺汇演等节庆活动全部取消;各类培训全部暂停、全面加强交通检疫……有效的前置工作,提升了应对疫情的响应速度。

从2月1日起,针对假期延长而晚来的春节返程高峰,中山交警部门在全市设立43个道路检疫站,多个部门联合执勤逢车必检,每天分5班24小时不间断进行检疫检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成为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关口。中山在各住宅小区全面以网格化、清单式开展排查,逐户“爬格子”,确保不留死角、盲区。

比如,东区花苑社区通过全面走访入户、发动楼幢志愿者、借助大数据管理“三道防线”,织密防护网;石岐区凤鸣社区通过“大声公”喇叭宣传和入户走访确保防疫宣传到位,凤鸣社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吴秀琼在开展防控宣传教育时突发疾病晕倒在路旁,手上还紧握着一摞厚厚的防疫宣传海报;黄圃镇将全镇划分为17个中网格,56个小网格,责任到人、联系到户,287名网格员共排查出租屋7600多间,走访住户23000多户,覆盖群众近9万名……自抗疫打响之日起,中山市社区工作人员联动党员、物业公司、村社区干部、各级公安部门力量,织起了一张覆盖全市的基层疫情防控大网。

跑得快

重振活力抢回“失去的时间”

作为制造业城市,中山的产业基础有赖于超百万外来务工人员的支撑。2月10日起,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中山面临社会治理能力新考验:如何维持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之间的平衡,变“两难”为“两全”。

2月7日,中山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管理的通告》,对企业复工提出“三提倡、一必须、一严禁”和“四个到位”的指引。2月9日,《关于应对疫情稳企安商的若干措施》(即“稳企安商20条”)发布,助力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在“一手严控,一手有序复工”信号的指引下,中山逐渐重燃生产之火。2月1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告》,鼓励企业积极复工,对于2月28日前复工复产的规上工业企业已上班员工按照300元/人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贴。迈开大步,中山需重振经济活力。

“在一个星期内,大量企业迅速复工复产,侧面印证中山经济体系是完整的,也有充分的韧劲和活力。”2月2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透露,截至2月25日,中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98.8%,规上限上服务业复工近90%,龙头骨干企业、总部企业、亿元以上企业已100%复工。

中山市市长危伟汉在中山全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要全力推动中山经济快速回升,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韧性强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化危为机

重振虎威开局战即遭遇疫情冲击、经济大考,中山经济社会建设遇到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一季度以来,中山全市上下合心战疫,表现出主动调结构、促转型的冷思考、真行动,大基建、新基建表现活跃。

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奋力追回“失去的时间”,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增幅达57.1%。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完成26.7亿元,是计划投资额的172%。同时,中山也在加快推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一个是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涵盖5G、物联网等在内的新基建,这两大动向将为中山更好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赢得弯道超车机遇打下基础。

今年以来,中山重振虎威的路径愈发明晰——加快谋划推动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推进翠亨新区、岐江新城、民众园等一批具有战略性、牵引性、标志性的平台项目,这是要为中山发展赢得先机、赢得主动;先后成立五大重点工作总指挥部,全面打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重点项目、污水治理、保卫蓝天和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战役”,这是要全面提升中山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新转变发生在全市上下各个领域——全市上下干事创业劲头足了,“疑难杂症”的破解速度快了,比如黄圃快线长达8年的拆迁“瓶颈”,在一个月之内得到破解;发展环境有了新变化,京东、阿里巴巴等名企前来洽谈合作,美的集团明确表示做大做强中山基地,力争产值两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格力集团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将中山基地年产值规模扩大到5倍以上。

“在动荡的时候,最大的威胁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昨天的逻辑。”在4月24日召开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上,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表示,面对大危机、大变局,城市和产业都不能再重复昨天的故事、重走昔日的老路。

当前,中山全市正铆足干劲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建设,以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环境,迎接新一轮大发展机遇。

■观察

中山战疫:重振虎威征途的治理大考

站在孙文公园远眺,以兴中道为轴线,东西走向的博爱路、中山路车水马龙,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距离中山结束“一级响应”已过去两个多月时间。如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企业、外贸企业已全部复工,产业链运转协同性基本恢复正常;餐饮业逐步恢复,零售行业基本全面复工;截至4月底,全市共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约43.2万户,涉及注册资本(金)约738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11.1%。

无论是疫情严峻时期的稳住阵脚,还是戴着口罩抓生产的有力举措,中山战疫,靠的是“狠”招。

中山的“狠”,在于防控应对的“快”。

1月24日,除夕夜。

“这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新型冠状病毒不会过节。疫情就是命令,为了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团圆,我们领导干部必须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强调,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全力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当晚,中山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市所有节庆活动暂停举办。

2月1日,全市设立42个道路检疫站,多个部门联合执勤逢车必检;同时,中山市临时防疫病区开建。

2月7日晚,中山发布“十严”措施,所有村、社区、居住小区一律封闭管理。

2月9日至18日,中山连续派4批医疗队赴湖北驰援……

疫情大考,严阵以待。2月25日,中山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仍然强调,要将防控工作摆在全国、全省的防控大局当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好防控工作,决不能疫情拐点还没到来,“思想拐点”就先出现。

中山的“狠”,在于复工复产举措的“硬”。

早上7时30分,赶在第一批工人排队检查进厂之前,阮振雄已到达中山市三礼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称“三礼电子”)门岗处。他将红色的“检查员”证件挂上胸前,开始了一天近9.5个小时的工作。

阮振雄是中山市南朗镇政府派驻的一名“驻厂代表”。既当企业防疫工作的监督员,又是复工复产的指导员,还要充当政企对接的联络人,这是基层公务人员在疫情之下的新角色。

距离三礼电子12公里之外,中山富拉司特工业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复工。2月20日晚上,该公司总务部长顾彩霞听到一则消息:其所在的火炬开发区将在中山市“稳企安商20条”基础上,再统筹50亿元驰援企业。

从市到镇,从制度创新到战疫“补给”,中山稳企安商政策给广大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月9日,中山出台“稳企安商20条”,“抗疫贷”向企业敞开,各项扶持政策陆续推出,开往复工的员工专车抵达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在2月25日,中山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就达到了98.8%,规上限上服务业复工近90%,龙头骨干企业、总部企业、亿元以上企业已100%复工,在建省市重点项目复工超过80%。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占半数、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能够在疫情大战中迅速恢复活力,可见其韧性之足、活力之强、决策之快。

这是“同心战疫”的力量。无论是抗疫战场,还是重振虎威征途,能否变压力为动力,能否化危为机,关键靠人。相信在疫情之下的重振虎威之路,中山将闯出更有韧性、更具开拓性的转型思路。

■一线

“点对点”跨省接人打通千里返岗路

“2月20日中午,我们决定去广西接人。”

这个决定,源于当天上午中山市人社局联合小榄镇开展企业的一次用工调查。春节前,小榄镇安排了109台专车送广西籍务工者返乡过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些老员工滞留在了广西各地市,需协调返程。

广西是小榄镇企业的主要劳动力输出地。该镇规上工业企业广西籍员工占比近70%,节后仍居留广西的员工超过2万人。“如果这些广西籍员工不能尽快归来,小榄镇经济恢复将受到极大影响。”

中山市人社局和小榄镇当下决定,联合成立工作组即刻出发,在2月20日当天晚上就抵达首站——广西梧州市。第二天上午,工作组与梧州市人社局对接沟通好了员工返程必备的材料:员工健康证明、车辆运营资质、通行证明等,同时对返程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筹划。

21日中午,工作组马不停蹄,紧接着前往小榄镇广西籍员工最多的城市——贵港市。“下车开会,上车接电话,回宾馆写汇报”,在三天两夜的时间里,中山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办人才交流科科长黄立权和同事们打通了沟通渠道,为小榄车队和广西籍员工返程创造了条件。

就在广西工作组出发前一天晚上,一个由中山人社局、镇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和用工企业代表组成的6人工作组急匆匆坐上高铁,赶往河南省驻马店市。时间紧迫,这个工作组带着一项重要的任务:18日晚上,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向南头镇发出一个请求——由于跨省防控工作要求不同,该公司1000多名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员工返岗受阻,希望相关部门紧急协调。

2月23日下午,来自驻马店市正阳、汝南等地的首批124名务工者顺利登上免费专车,走上通向中山的返岗路。此后驻马店市每天均有专车发往1300多公里外的中山。“没有两地政府的帮助,我们不会这么快复产,这都是"跑出来"的速度。”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路淑红表示,从2月23日至27日,通过中山人社局和南头镇组织安排的专车,TCL公司共接回员工1500多人,这为企业快速复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截至4月10日,全市企业员工返岗约196.5万人,返岗率达92.7%,其中异地务工人员返岗约144.8万,返岗率近90%。

新闻推荐

画家周瑞荔枝情缘

“即将到来的五月,又是粤西红荔满山的季节。我又想回到浮山荔枝飘香的家乡,品尝那早熟清甜爽口的荔枝,并借此机会到周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