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渐成风尚 商家呼吁市有关部门出台详细用餐服务指引,加大公筷公勺推行力度

中山日报 2020-05-08 05:23

本报讯(记者 陈伟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警醒和反思,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些原有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5月7日中午12时许,正值午间用餐高峰。记者走访大信新都汇石岐店、利和广场商圈发现,使用公筷公勺正成为中山市民的消费自觉,与此同时,有餐饮店在推广公筷公勺用餐新方式上走在前列,不仅主动制作、投放有关宣传海报,桌上还摆好一两套公筷公勺,提醒顾客文明就餐。

位于利和广场的火锅店海底捞,记者进入发现,店内电子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公筷涮菜、公勺舀汤、放下顾虑、捞起安心”的文明用餐宣传海报,一旁的服务员忙着向顾客派发消毒湿巾,桌面上整齐摆放着两套公筷公勺。

“自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后,客人到店用餐,主动提出使用公筷公勺的要求比以前多了很多。”海底捞利和店经理高丽道出了疫情后市民用餐习惯的最大变化。她告诉记者,店里原先就每桌配备了一套公筷公勺,如今为加大文明用餐推广力度,除了加大宣传、主动增加公筷公勺的数量,还要求服务员耐心提醒客人使用。

“以前觉得亲朋好友大家这么熟,没必要用公筷公勺,但最近因为疫情,才开始意识到使用公筷公勺是更健康卫生的做法,自己也逐渐适应了。”市民刘先生的看法,说出了多数人的心声,但也有市民表示,公勺公筷使用不便,容易错将私筷、公筷搞混。

其实公筷、私筷不难区分。位于大信新都汇石岐店的信轩酒家,记者留意到,这里的公筷统一使用黑色,私筷是灰色或白色的,辨识度高。“以前更多是在包房中配公筷公勺,现在无论大厅还是包房,基本每一道菜都会放一对公筷或者公勺,有的顾客甚至自带碗筷来用餐,我们也同样欢迎。”信轩酒家石岐店服务经理杜丽华说,酒家针对不同菜式会有不同的碗筷配置,并在桌台旁设有茶几,专门放置公筷公勺,每每上菜时,服务员会直接替食客在每一道菜上放好公筷公勺。

“最近也加强了酒楼工作人员劝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的培训,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详细的用餐服务指引,或到店指导,加大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为的推广力度。”杜丽华呼吁道。

新闻推荐

中山社保退费累计超3亿元 惠及113000家企业

商报讯(记者范展颢通讯员李思宇)记者昨日从中山市人社部门获悉,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中山市正在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