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移动商务元素 焕发制造业发展活力

中山日报 2020-04-29 04:30

陶安 刘松钦

2019年11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攻坚克难,团结奋斗,打赢经济翻身仗,发出了推动中山经济重振虎威的动员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依靠中山市民的不懈努力,中山已经成长为全国制造业强市,但近年来受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辉煌没有得到很好延续。当前,改变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山必须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但必须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国际创新研究中,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低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低于7%)可以通过市场、服务、组织等方面的整合创新,以及源于实践的知识创新取得经济绩效、提升就业率、塑造区域竞争优势。中山制造业所涉及的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家具等虽然属于中低技术产业,依靠制造业产业集群在长期竞争中形成的成熟高效的产业集成度和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良好的市场认可度,中山的制造业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借助新兴技术重新焕发生机。

移动商务作为新技术条件与新市场环境下的新兴商务形态,我们要深化移动商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移动商务元素,引导制造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营销创新,以维持制造业在中山经济发展中的“现金奶牛”的作用,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活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一是加强移动商务相关知识的学习。由于各级政府对移动商务在实体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变革认识模糊,反应滞后,导致中山没有跟上互联网整体发展的趋势,全社会移动商氛围和企业移动商应用能力远远落后周边发达地区,移动商务对中山实体经济的冲击远远大于机遇。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入了解移动商务在经济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依托地方智库筹划成立相关专业机构,为移动商务环境下中山各行业发展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以抓住网络技术给中山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机遇。

二是对全市制造型企业的数字化应用能力进行全面普查。近些年虽然政府出台了许多引导和扶持政策措施,意在通过移动商务等数字化手段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但政策制定忽视了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创新周期与成本、资源能力等束缚以及企业内部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政策难以落地。要通过全面普查了解制造业数字化需求潜力及应用真实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积极倡导并扶持制造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移动商务及5G技术的应用推广。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协会为主体,成立中山市移动商务及5G技术应用研究及推广机构。要面向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移动商务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训,提升全社会对移动商务的认识,培养移动商务领域中、低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移动商务生态系统,打造移动商务服务产业链。要研究移动商务相关技术如何与中山实体经济相“嫁接”,在为制造业提供共性技术的基础上,协助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要帮助企业寻找、筛选和整合优质移动商务服务提供商,以解决双方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理解偏差和信任问题。

四是充分发挥中山制造业强市的地位建设中山制造APP。产品性价比和网络信任是影响网络消费者消费意图的关键,也影响制造企业网络流量的获取和转化。要为制造企业开辟网络营销新途径,以解决中山制造产品异地化销售的问题,实现生产和销售的闭环,帮助中山提升GDP、税收等指标。要整合制造企业的产品资源,通过制定中山制造产品标准,设立进入门槛,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等形式为中山制造进行信用背书,以此扩大中山制造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倡导中山市民使用中山制造APP购买中山产品,并鼓励全体市民以社交网络传播中山制造APP。

五是以社区营销理念构建中山本地生鲜农副产品以及中山对口扶贫地区农产品产销生态。合理建设布局生鲜农副产品社区实体门店,以线上下单,社区门店线下配送的O2O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和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在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提升就业人口和农业领域数字化应用水平。

六是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传播效应。重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在城市品牌建设和推广中的作用,着力打造中山城市品牌形象。要以政府策划、商业机构和市民参与、网络大V助力等形式,从优势制造业、美食、休闲旅游等方面全网推广中山城市形象;利用中山在灯饰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合理选择适当的景点和街区进行亮化改造,以激活夜间经济。

移动商务元素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做好移动商务元素的引入激活的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整合现有产业集群资源激发制造业活力,根据中山产业结构、人才以及周边城市发展现状,合理布局、有针对性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优化中山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推荐

中山市2020年社工督导服务项目启动 30位本土督导为兜底工作提供专业保障

本报讯(记者徐钧钻)记者4月27日从中山市2020年督导服务项目本土一线社工督导说明会获悉,中山市2020年督导服务项目已于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