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疫情期间为困难群众助困解忧 一季度救助市民322人次
本报讯(记者 徐均钻 通讯员 钟民轩)民众镇低保户黄先生由于左侧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出血产生费用49万多元,通过医保、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多次帮扶后,最后自付费用只需要4000多元。
记者近日从市民政局获悉,2018年4月18日试运行、6月正式成立的“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两年来帮助了许多类似黄先生这样的人。即使在抗击疫情期间,该中心仍然接受市民的咨询和求助。据统计,今年1-3月,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共救助322人次,发放专项慈善救助金(完美资金)513025.4元。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坐落在沙石公路的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中心宽敞整洁,工作人员从2月3日开始戴着口罩在此接待困难市民的咨询、核实材料、发放资金。墙面上挂满一面面由受助市民送来的锦旗。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救助对象包括三类人群:一是本市户籍的低保、低收入对象,二是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的支出型贫困医疗救助对象,三是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准支出型贫困医疗救助对象。申请对象可通过镇区民政部门或直接到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申请。疫情期间,困难群体尤为脆弱,他们通过接听电话、解答疑难,按政策提供救助等方式予以方便。
2018年底,民众镇的黄先生由于左侧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出血送进了市人民医院抢救,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该病一直治疗到2019年4月初才顺利出院。天文数字的治疗费用让他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幸好在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的介入帮忙下,获得中山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困难救助金。
黄先生的家属阿丽告诉记者,住院将近半年产生医疗费用491421元,其中医保统筹和大病救助分别报销了208074元和148457.93元,还有13万多需要自己支付,最后通过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和市镇两级的医疗救助后,自付费用只需要4000多元。“感谢市民政部门和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帮助,否则我们现在康复的生活费用都成问题。”阿丽说,疫情期间,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对他们家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回访,让人倍感温暖。
小榄镇居民梁先生患有精神类三级疾病,他的一对儿女还在念书,家中经济来源仅靠妻子郭女士,日子非常拮据。2019年年底,郭女士又被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这使原本生活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后,积极向郭女士介绍市医疗救助政策和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的相关慈善帮扶政策,主动帮其链接资源。经过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为其自付部分费用减免3738.05元。同时,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还主动为郭女士申请专项慈善救助,获得帮扶资金4722.29元,并配合市临时困难救助政策解决了1.32万元,合共解决医疗费用2.17万元,个人实际只支付1700元。
相关新闻
今年将打造三大帮扶中心
本报讯(记者 徐均钻)市民政部门透露,今年中山将聚焦特殊群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在全省率先打造“三大”帮扶中心,着力破解困难家庭看病、读书、住房等民生难题。一是完善“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建设,实现困难群众大病住院限额范围报销95%以上,进一步破解“因病致困”的难题。二是打造“教育帮扶中心”,对有特殊困难的双低家庭大专以上、高中(含中专)、初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3000元、2000元,破解困难群众读书难问题。三是打造“危房改造帮扶中心”,在历年投入近2亿元改造3443套的基础上,今年建成100套,新动工约50套,实现危房改造全覆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钧钻通讯员钟民轩)为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运用政务互联网思维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广东省将启用婚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