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院及孵化企业加大科技攻关 ?多项产品发挥科技威力抗疫
本报讯(记者 谭华健 通讯员 陈杨 黄文浩)防疫战也是一场科技战。4月27日,记者从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入驻该研究中心的多家研究院及孵化企业已研发出多项创新成果,2020年中山市新冠肺炎防治科技攻关预立项的12个项目中有5个来自研究中心孵化项目。
疫情暴发之初,研究中心内的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联合其孵化企业,共同研制出“智能配送机器人”。该台配送机器人具有“自己识路、勤奋高效、不怕病毒、灵活安全”的特点,通过实际测算,每台机器人可替代三名配送员的工作量,极大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该产品已被应用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区人民医院等抗击肺炎疫情第一线,负责物资点对点配送工作。
该研究中心内的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发挥华南理工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方面的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灵敏度高、快速简单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据介绍,通过优化特异性靶标引物设计、裂解液及反应体系,该试剂盒检测准确性高,减少了核酸检测对仪器及场地的依赖,能够现场实时检测,裸视即可判别结果;封闭式结构设计和免核酸提取能够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缩短检测用时。目前该试剂盒已经过广东省人民医院临床验证,通过了欧盟CE认证,完成国内医疗器械注册后可供国内各级医疗机构使用。
研究中心孵化企业广东炬盛德激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利用深紫外激光隧道、自适应紫外辐射通量调节及安全自锁技术,成功研制出针对多种公共环境系列化的杀毒防疫产品。据了解,该系列产品使用更短波长、更高功率的LED模组,杀毒效果显著,可应用于公共交通工具、办公场所以及立式电梯等密闭空间,同时利用红外线及人体检测技术,在检测到人体存在时自动停止紫外线光源,实现安全自锁,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为防疫提供了安全便利的杀毒手段。
新闻推荐
2019年中山市专利授权3.3万件,发明专利授权1476件 全市新增7项国家专利奖
本报讯(记者徐世球通讯员钟世坚)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获悉,2019年全市新增7项国家专利奖、3项广东省专利奖,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