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第57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首批师生返校情况 6万多教职工和学生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中山日报 2020-04-29 04:20

本报讯(记者 周映夏 黎旭升 通讯员 钟轩)4月2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疫情防控工作第57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第一批返校教职员工、学生6万多人,全部按规定在返校前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截至4月27日16时止,中山市中小学校口罩储备量为456万个。

■市教体局:各学校推出“复学第一课”

市教体局局长彭晓新介绍,4月27日,中山市首批102所学校高三、初三学生如期返校,其中涉及初中83所、高中9所、有高中和初中的完全中学10所。全市第一批返校教职员工、学生6万多人,全部按规定在返校前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截至4月28日12时,除少数学生因病假、事假、滞留外地等原因不能返校外,其他学生均已错时错峰返校,共50687人。

在学校食宿管理方面,各学校食堂设置专门出入口,人员依次排队,间隔1米以上,分批分小组就餐、单向间隔就坐,部分学校因地制宜分散至教室、宿舍、广场等场所用餐,切实减少人员聚集;在教育教学方面,市教体局与南方日报推出了中山“复学第一课”,该课以“天使归来,英雄开讲”为主题,以此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防控物资储备方面,截至4月27日16时止,中山市中小学校口罩储备量为456万个,其中102所返校学校的口罩储备量为391万个,额温枪储备量为1万支。此外,各镇区均为学校重点场室包括教室、宿舍、饭堂、功能场室配备了紫外线消毒灯,部分学校配备了红外线测温仪。

■市卫健局:6万余名教职工、学生核酸检测全为阴性

市卫健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光卫介绍,截至4月26日,完成了全市10846名教职工和49340名返校学生的核酸集中统一采样检测。经过检测,这6万余名受检测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此外,市卫健系统为每所学校派驻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和驻校医务人员各1名,合共派驻了204名医务人员驻校开展工作。市卫健局组织疾控专家制定《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指导提纲》《校园复学重点关注事项》等各类技术指引,为学校开展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市卫健部门建议,学校复学后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校园废弃口罩处置,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将废弃口罩折叠后投放到专用设施中,投放后及时洗手。二是做好校园洗手指引,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均要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三是做好校园活动原则的强调。教室上课时必须戴口罩,保持同向就坐,保持与他人间隔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面对面交流;课间不聚集,不串班,不串座位,不与同学密切接触,不组织聚集性会议或活动。

■市一中:多举措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市第一中学校长王锡文介绍,2278名初三高三学生分批返校,28日学生已正常复课。该校严格落实网格管理和闭环管理,做到课室、宿舍、饭堂、活动区不交叉。初高中分别制定两套、三套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食宿活动不交叉。针对学生活动区域反复研究,科学规划学生从入校到入宿,从宿舍到课室,从课室到饭堂等路线,分别张贴标识和导引。落实网格管理员,对学生活动区域进行通风、维护秩序等管理,对学生前后间隔1米以上、佩戴口罩等情况进行督促提醒。该校多举措保障复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借助科技信息手段,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充分融合,确保学生学习同步。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中山5月起启用婚姻登记证二维码

本报讯(记者徐钧钻通讯员钟民轩)为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运用政务互联网思维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广东省将启用婚姻登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