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万高三初三学子即将返校,中山多措并举保障学校复学复课 设卫生健康副校长 公卫专业人士驻校
中山市复学验收组一行在博文学校教室检查。该校将实行小班教学,一人一桌,确保前后左右距离1米。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小榄中学建立疫情防控组,专门赴华帝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复工复产防疫经验,制定周密的校内活动流程规范、科学防控;为鼓励西藏班学生飞返,中山市实验中学已于4月18日派专车接机,迎回该校高三初三西藏班学生……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中山市高三和初三毕业班开学时间为4月27日。为指导复学工作,中山成立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
近10天来,中山连续发布《中山市2020年春季学期错峰开学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第一版)》《致全市返校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相关复学指引,多所学校出台返校具体指南。目前,工作小组已指导完成全市102所学校的验收查验工作,将于近日向社会公布各学校验收情况。其中初中93所、高中19所,第一批返校教职工10820人,高三初三学生52044人。
制一日生活指南设置健康观察室
“细节决定成败,责任决定胜负,一定不能放松警惕。”中山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廖诚近日带队走访了中山多所学校,开展复学验收工作。通过走访,他对学校的复学工作充满信心。
此次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下称“纪雅”)的复学准备工作,得到了市复学验收组的高度认可。该校初三返校学生共630人,第一批教职工137人。纪雅有学生从湖北(武汉)等地返回中山,但目前已结束隔离观察,无异常。
在纪雅校医室门口,设置了体温异常观察室。据了解,该校校医室定期灭蚊,一天消毒两次。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健康观察室,室内有床位,供体温异常就诊人员休息,并配备体温检测仪器、消毒液、护目镜、外科手套等物品。这些都是纪雅学校为迎接初三学生返校所做的准备。从疫情发生开始,学校一直在做师生健康状况的精准摸排,师生每天的身体情况,都一一做好记录,一直持续到现在。围绕开学,纪雅开展了多次相关培训及演练。
“为了让师生回校后知道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学习与参与校园生活,最直接的,我们制定了《纪雅教师一日工作生活指南》《纪雅初三学生一日生活学习指南》,作为师生的防疫操作标准。”纪雅校长王健表示,学校专为学生分班级设计了3条路线。每4个班级从宿舍晨起,到食堂就餐,再到教学楼上课,每天都要走固定的上下楼梯路线。简而言之,从学生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有规定步骤,都有老师引导,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不能接触,减小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学生课堂、课间随时可以上厕所,但必须由任课老师批准,走廊上排队,至少间隔1米以上,厕所内最多容纳8人并保证间距1米以上。
“纪雅学校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以班级、寝室为单位做分组管理,落实网格化措施,是不错的亮点,值得向其他学校推广。”在走访多所学校后,市疾控中心主任胡季明对纪雅的复学落实工作表示肯定。
包括纪雅在内,中山多所学校也制定了具体复学指引,为师生返校提供详细操作指南。中山市第一中学编制了《复学工作手册》,从宣传教育、信息摸排、全面消毒、物资储备到报到日当天细化安排等进行全覆盖指导;桂山中学制定“三位一体”方案,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编定位次,一处就寝、一处上课、一处就餐,受到市复学验收组的高度认可。复学在即,中山各校复学准备工作平稳有序进行,部分学校在相关部门走访时收到一些整改意见,正在抓紧改进。
宿舍和课室一分为二进行管理
“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初中部就对所有学生、教职工进行摸排。现在复学在即,我们也重新摸排了一遍,排查是否有人员从疫区回来,是否有接触史。”广东博文学校初中部校长汤勇介绍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初中部教师已在4月8日前全部返回中山,基于14天的隔离观察期,学校对4月8日后返回的教职工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此外,摸排出一位学生来自疫区,同样也对其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无异常。
“我们高三、初三共有644名学生。4月27日当天,学校会组织初三学子上午8点半到11点半分班级返校,下午组织高三学子2点半到5点半分批返校,以便实现错峰入校。”该校教师李敏告诉记者,如今学校宿舍、班级全部一分为二进行管理。一个宿舍原有8人,现改为4个学生居住。一个班级40多个学生,则分为2个班级各20多个学生上课。由于班级一分为二,原本教导该班级的教师也要上两个班级的课程。为减轻教师压力,课程设置从原来的40分钟改为20分钟。
学校随处可见防疫规定及应急响应流程图,还配有学校防控领导组成员电话。在宿舍区门口,分男女体温检测入口,配有体温检测仪器。每间宿舍门口都贴着宿管员和校医电话。为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该校取消校车接送安排,改为家长自己在校门口接送学生。无特殊情况,家长不允许进入学校,减少接触。
记者了解到,市、镇新冠肺炎防控指挥机构按照“属地为主,就近服务”的原则,为全市中小学校配备了卫生健康副校长,抽调对学校公共卫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专业人员进驻学校,确保在学生返校前一周至返校后两周,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名专业人员驻校。
“学校对防控工作的了解没有我们医护人员专业。我被派驻到这边,将对学校的复学防控准备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回校师生的健康管理,以及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蔡华清被派到博文学校,在学生返校前一周至返校后两周都要在学校值班,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确保学校防控措施到位。
中山第一批开学的102所学校,除配备卫生健康副校长,至少1名专业人员驻校外,不少学校还围绕科学防控,精心演练,全面宣传返校防疫知识。如沙溪中学邀请镇疾控中心专家,指导制作“复学一日防疫小贴士”系列微视频,向师生、家长普及防疫知识技能;中山市第二中学邀请市疾控专家和驻点医生到校指导防疫工作,规范教学和生活场室布置,制定学生宿舍防疫标准,创造返校复学安全环境。
“中山学校分3批复学,这次根据高三、初三学校开学后两周的具体管理情况及疫情发展情况,再确定其他年级学校能不能如期开学,所以第一批学校复学防控工作是否有成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廖诚表示,根据目前走访情况他对学校复学落实情况充满信心,但一定不能放松警惕,要避免交叉感染,有序开展工作。
焦点问答
孩子返校前后哪些事项需注意
家长关心的都在这里
复学在即,不少家长关心疫情期间孩子复学是否安全?学校都有哪些保障措施?线上课程对新学期教学有影响吗?结合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回应,南方日报梳理五大焦点问题,供家长、学生做复学准备。
如何亮码和打卡?至少要有7天的体温记录
近日,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布通知,第一批(初三、高三)返校教职工及学生需要亮码和打卡,即注册“粤康码”并完成“健康卡”申报。“粤康码”为绿码的,方可返校。
返校教职工和学生在返校前在“智立方智慧校园平台”进行健康申报,至少要有近7天的体温记录。家长要在开学前于健康申报系统如实填报孩子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健康信息、外地旅居史、接触史等信息,完成健康码申报,如实填写《健康卡》及《承诺书》。
中山将对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前14天以来的身体状况、活动轨迹等信息充分摸排,精准掌握每个人的详细情况,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准确确定正常返校的人员。凡验收未通过的,一律不得组织学生返校上课。
口罩供应是否充足?儿童口罩相对紧俏但市面上仍能买到
据介绍,返校前,除必要的生活、学习用品外,应为孩子备足带足至少两周的口罩(每天两个)和餐巾纸、湿纸巾、免洗消毒液等个人防护用品。相关部门和学校也储备了相当数量的防疫物资。
记者通过走访中山多家药店及网店发现,目前中山口罩存量充足,市民无需排队购买或网上预约。儿童口罩相对紧俏,但市面上仍能买到。目前,中山不少学校已组织家长订购口罩,家长自费、学校采购,每人限购30个。
根据市教育和体育局通知,口罩单价不得超过市物资组限定最高价格,由家长自愿购买。市物资保障组按照实际需求量,督促协调符合口罩生产资质的企业抓紧生产各类口罩,最后由各镇区和学校对接口罩生产企业。如家长有需要,可将需求数量和费用报给学校,由学校联系口罩生产企业完成采购并派发给学生。
学校就餐家长接送如何安排?实行封闭管理中午留校午餐
据悉,各镇区各学校会制定完善教学、就餐、住宿等人员聚集性活动的行为规范、过程规范。制定错时作息表,实行错峰上课、错时分餐、分散用餐。
疫情期间,学校将实行封闭管理,无特殊情况,家长不到校来访和送餐。如果孩子是走读,家长需早晚接送,孩子中午留校午餐;孩子就读寄宿制学校的,家长需专车接送,“点对点”接送孩子,即接即走,即送即走。确无法接送或有特殊情况,需尽快与学校沟通对接,妥善处理。
有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怎么办?引导就诊及时转运并跟踪处置
学生返校后,在入校体温筛查、晨检、日常健康观察、校医室(院)体温筛查中发现发热等异常症状者时,必须按要求和指引引导其就诊,或引导其到临时隔离留观室(区)并及时转运、跟踪处置。在校内发现新冠肺炎可疑情况或接到师生确诊(或疑似无症状感染)新冠肺炎情况报告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转运及其他疫情处置工作,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中山为全市中小学校配备卫生健康副校长。抽调对学校公共卫生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熟悉的专业人员进驻学校,确保在学生返校前一周至返校后两周,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名专业人员驻校,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的确保学校防控措施到位。
返校后学生如何更快适应课程学习?强化“限时练”防止“夹生饭”
学校统筹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学生返校后上好“疫情防控第一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对已开展线上教学的各学科,利用足够时间,采取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补漏、个体辅导等形式,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强化“限时练”,防止“夹生饭”。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关键是先对学生进行检测,做好学情分析,才能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做好有效衔接。
各学科教师根据线上教学整体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
新闻推荐
3月起中山市启用新的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方案,当月测评结果昨公布 本月起排名靠后镇区将被约谈
本报讯(李玮玮通讯员康维华)从今年3月起,中山市启用新的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方案。昨日市文明办公布3月测评结果,主城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