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进入新基建元年,中山太平洋建设董事长讲述转型升级路径 “依托世界500强底蕴,加速引入基建高科技”

中山商报 2020-04-24 05:47

中山太平洋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欧之小榄二中路口跨线桥项目正在架设工程预制箱梁。新年伊始,中山太平洋建设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太平洋建设”)企业大楼内发生了新变化——董事长王欧之办公室的旁边,“新技术中心”投入运营。

2017年6月落户中山市小榄镇的中山太平洋建设由世界500强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100%控股,是后者布局大湾区的区域总部之一。2020年,中山乃至全国进入“新基建元年”,基建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王欧之坦言,企业设立新技术中心,旨在依托母公司的资源和技术积累,加速将高新科技引入中山,为中山经济“重振虎威”添砖加瓦。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徐璇

科技研发加强:智慧工地为中山基建提质增效

去年,太平洋建设集团在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97位,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工程和建筑业私营企业。它擅长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参与国内外1000多个城市、3000多个园区的投资与建设。

2017年6月落户中山市的中山太平洋建设,曾先后承建小榄镇环镇北路改造、小榄镇联丰路改造、南头镇TOD园区新建路网等多个工程项目,体现出“成本低、进度快、质量优、配套足”的大企业特色。

在中山打下根基后,中山太平洋建设进入积极求变、苦练内功的新阶段。企业管理团队拥有3名高级工程师、15名市政类一级建造师等高端人才,科研实力逐步释放。除了在董事长办公室旁边设立新技术中心外,BIM工作室、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等先后建成。

王欧之表示,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转型升级的全新阶段,中山太平洋建设的对策是“发展为根,人才为本,创新为魂”。具体而言,用心做好各个中山项目,培育市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人才积淀,借力集团的创新优势,将更多高科技资源引入中山,助力企业和行业从传统的“做项目”转型升级为“提供项目增值服务”。

王欧之进入新技术中心,指着里面的设备告诉记者:“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正在让传统工地升级为智慧工地。”

他举例说,中山太平洋建设利用可循环使用的模块化环保建材,在施工现场兴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基地引入了众多高科技手段,设立了视听培训、VR虚拟现实施工体验、实训等项目。“建筑工人来自五湖四海,给大家"充电",才能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为整个项目带来提质量、增效率的新变化。”

据介绍,中山太平洋建设投入了大量资源,让各个工地转型升级为“智慧工地”,补齐传统基建的短板。大数据、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物联网、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绿色建筑、无人机、装配式施工等智慧元素在工地内获得全面应用。

王欧之说:“借助BIM等高新技术,工地每天乃至每个小时取得了哪些新进展,遇到了哪些新困难,进度有无拖延,管理者利用手机或台式电脑就能实时掌握。”

复工复产加强:研发科技“护身符”保障工地运转

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挑战,考验各个企业的管理功力。

“施工材料方面,节前有充足储备,问题不大。人员方面,通过集团部署调配,有效填补了用工缺口。”王欧之说,“相关部门批准市内工地在2月底复工。3天后,中山太平洋建设各个工地就恢复了正常生产状态。”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该企业实施了严格的复工进场人员审批制度。记者看到,工地出入口设置了检测卡口,配备专人和检测仪器。此外,太平洋建设集团研发了科技“护身符”,利用内部记录系统,确保施工人员“扫码出入”,利于上班异常情况的排除及防护。

“受疫情影响的进度,正通过科学施工手段追回来,确保如期竣工。”王欧之说,“依托集团的资源优势,中山太平洋建设配备了充足的口罩、消毒液、体温计、洗手液、应急药品等防护用品。云会议、云商务等信息手段全面实施,防范了影响施工的各类潜在风险。”

转型升级加强:建筑企业要提供新服务、展示新形象

中山太平洋建设成立近3年,一直按照“零分包、零挂靠、零吐糟”和“主动、有序、标准、高效”的原则执行每个工程项目,体现世界500强企业的实力,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带来了新气象。

王欧之告诉记者:“我们对工程的要求很明确,就是每个项目都要拿到省级优良样板工程、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程、省级绿色工程这三份成绩单。”

他分析说,进入2020年,基建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机遇。企业要跳出“做项目”的传统思维,站在建设未来城市的高度,从城市更新、未来新城、未来小镇的角度切入,提供更广泛的项目增值服务。“企业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一座城市带来土地增值、产业导入、税收开拓、收益提升等一系列新变化。中山太平洋建设是集团的区域中心之一,不会产生"做完就走,税收带走"等问题,而是给这座城市留下了税收、人员、设备和技术。”

今年初,中山太平洋建设与中山市三防部门达成协议。企业随时为中山准备好应急物资、人员、设备和车辆。一旦城市遭遇天气灾害或突发事故,企业立即出动参与救援。

王欧之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山太平洋建设先后为疾控部门、医学观察点等捐赠了防护物资和急需设备。一直以来,企业积极参加社区的文化传承活动、精准扶贫项目和敬老活动。总之,中山太平洋建设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展示新形象,最终目标是融入城市、共同成长。”

对话

发挥高质高效施工优势

为中山“重振虎威”事业 贡献责任担当

●记者:今年是中山经济“重振虎威”的开局之年。中山太平洋建设制定了哪些具体规划,为所在行业的高质量崛起作出贡献?

○王欧之:太平洋建设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在运营、技术、资源等方面给中山太平洋建设提供了全力支持。中山太平洋建设将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方面,为这座城市提供优质增值服务。

2019年,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广东省19个地级市一共承建了116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达到638亿元。我们在肇庆新区的项目,创造了“70天筑路13公里”的行业最快速度,并为当地留下3个运动场馆停车场、1个沥青搅拌站等“额外大礼”。

中山太平洋建设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是成长在中山,做大做强后始终扎根中山,积极为当地纳税和提供就业岗位。企业把技术和经验奉献给整个行业,加强交流,增强行业活力,促进行业发展,服务好中山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

●记者:在实现“重振虎威”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哪些具体的支持?

○王欧之:今年以来,许多企业受到了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山出台一系列“稳企安商”新政,中山太平洋建设都在贯彻执行,在税收、社保、政策性保证金等方面有效释放了压力。

接下来,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关心、多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多理解民营企业遇到的共性发展难题并为此对症下药,尊重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工程建设人。同时,企业也要在社会责任、契约精神、法律意识做到“三个百分百”,坚持履行好社会责任。

新闻推荐

中山教体局回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复课问题1个班分成2个班分批放学防止聚集

中山市一中举行开学模拟演练。排队需保持1米间隔。测量复课学生体温。开学在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孩子复学是否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