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教体局回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复课问题1个班分成2个班分批放学防止聚集
开学在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孩子复学是否安全?学校都有哪些具体的保障措施?线上课程对新学期教学会有影响吗?4月22日,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中山市教体局作出回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潘绮琪、谭燕燕
师生佩戴口罩如何保证规范、有效且兼顾天气体感?
构建学生—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校医“五位一体”监督体系,时刻监督学生口罩佩戴情况。
保证口罩供应数量足、质量优,确保师生口罩的卫生安全。要求在人群密集、聚集的环境中必须佩戴,但在体育课等户外活动课中则不要求佩戴,在空旷、通风且人员不密集场所,不推荐佩戴口罩,保证人与人之间1米以上距离。
学生在课堂、课间如何做到有效管理,减低风险?
市教体局制定了具体指引,对每个课室的学生数(原来一个班须拆分成2个班)、学生与学生间距(不少于1米)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学校也会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课间活动指引,要制定错时作息表,实行错峰上课。对课堂内外的各类活动进行规范,指定学生课外活动区域、进出线路,引导学生错时分区活动。对小组教学、社团活动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使学生的活动有序开展、降低风险。
各校均成立了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学生课堂、课间活动进行网格化管理。学校要加强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学校要制定完善教学、就餐等人员聚集性活动的行为规范、过程规范。
复课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衔接?
做好复习巩固工作。对已开展线上教学的各学科,要利用足够时间,采取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补漏、个体辅导等形式,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强化“限时练”,防止“夹生饭”。
做好学情把握工作。采用“一生一表,分层教学”,任课教师要掌握学生线上教育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讲评、练习、测验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线上教育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尽快投入课堂学习。复学后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教学进度,对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查漏补缺,以个别谈心、面批作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做好教学衔接工作。各学科教师根据线上教学整体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
学生早午饭、午休如何有效管理,减少聚集感染风险?
学校将会根据各校的实际制定食堂和午休管理规范。将采取分批安排、单人单桌,同向间隔1.5米就餐的方式,指派专门的值日教师和行政督促学生饭前饭后洗手消毒,并严格按规定做好食堂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洗盆、洗手液等随取随用。
午休将根据各校实际,具备条件的采取单人单铺、加大间隔距离的方式午休,若不具备条件则采取课室中单人单桌午休等方式。
学生上学、放学如何有效管理,做好家校点对点的工作?
为减少上学放学环节的风险,各学校进一步规范上学和放学的管理。
划定接送区域,将家长和学生分隔开。做好进校门测温、登记和出校门登记管理,返校7天前每天打“卡”(在智立方健康系统申报至少近7天体温,返校当天带打印好并由监护人签名的健康卡),返校前亮“码”(学生绿色粤康码)给班主任方可进校,具体参考公众号的操作。
采用分批放学措施,防止学生聚集。严把校门关,防控时期严禁家长随意进出。
责任到人,校领导、行政、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共同管理,按规范保护好学生的安全。
做好交通保障工作。市教体局分类摸排了第一批部分返校复学走读学生的出行方式,制定了“定制校园公交专线”方案,确保“点对点”交通落实到位。
新闻推荐
用餐午休怎么管理新课旧课如何衔接 市教育和体育局昨就师生家长最关心问题详细答疑
目前中山市各校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返校工作方案。图为21日,全市复学验收组在广东博文学校教室检查。(资料图片)纪中雅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