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午休怎么管理新课旧课如何衔接 市教育和体育局昨就师生家长最关心问题详细答疑

中山日报 2020-04-23 05:46

目前中山市各校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返校工作方案。图为21日,全市复学验收组在广东博文学校教室检查。(资料图片)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门口,保安给进入学校的人员测量体温。高三、初三学生返校时间越来越近,家长、学生对即将“重启”的校园生活有诸多疑问。如返校后是否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学生用餐、午休等怎样管理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复课后新课旧课如何衔接?22日,市教体局针对师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文/本报记者 唐益 陈慧 图/本报记者 文波

疑问1

是否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体育课不要求佩戴

学生佩戴口罩进入校门、佩戴口罩进入课室、食堂……为迎接学生返校,各所学校陆续开展“实景演练”。在各种演练场景中,师生都全程佩戴口罩。待学生真正返校后,怎样规范师生规范佩戴口罩、有效且兼顾天气和体感?

22日,市教体局在回答师生、家长关切的热点问题时提到,学生返校后将构建学生—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校医“五位一体”监督体系,时刻监督学生口罩佩戴情况。在监督师生佩戴口罩的同时,该局也提倡师生合理佩戴。即在人群密集、聚集的环境中必须佩戴;但在体育课等户外活动课中则不要求佩戴;在空旷、通风且人员不密集场所,不推荐佩戴口罩,但需要保证人与人之间1米以上距离。

各所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返校工作方案。广东博文学校在学生返校后防控工作措施中,将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细化到了各个生活场景中。如在宿舍区,要求学生除洗漱、睡觉时间外,需保持佩戴口罩;在教学区需全程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距离;就餐区除吃饭外,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口罩;室外课则只要求学生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疑问2

如何避免学生在校期间扎堆?

规划路线,错时分区活动

学生返校后,必须按照要求师生、同学之间保持距离。但如何科学管理,降低风险?市教体局介绍,该局制定了具体指引,对每个课室的学生数(原来一个班须拆分成2个班)、学生与学生间距(不少于1米)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各所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课间活动指引,实行错峰上课;对课堂内外的各类活动进行规范,指定学生课外活动区域、进出线路,引导学生错时分区活动;对小组教学、社团活动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使学生的活动有序开展、降低风险。

在市一中演练中,学校负责人表示,班级一分为二后,学校教学准备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办法。在课室里装摄像头,每个老师配一个无线话筒,即使坐在隔壁班的学生也可同时收看到,老师不用两边跑。为防止学生聚集,广东博文学校在课间安排老师在课室、饮水机处以及厕所门口等地值班,按照厕所蹲位数量控制进入厕所学生人数。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规定,室外课如体育课,同一节操场最多安排2个班上体育课,两班最大程度拉开距离。

疑问3

午饭、午休如何避免聚集? 保持距离就餐、入睡

待学生返校后,就餐期间不得不摘下口罩。午饭后,学生也将面临午休。上述两种场景,该如何管理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市教体局回应,各所学校将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食堂和午休管理规范。将采取分批安排、单人单桌,同向间隔1.5米就餐的方式,指派专门的值日教师和行政督促学生饭前饭后洗手消毒,并严格按规定做好食堂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洗盆、洗手液等随取随用。午休将根据各校实际,具备条件的采取单人单铺、加大间隔距离的方式午休,若不具备条件则采取课室中单人单桌午休等方式。

记者在各所学校举行的返校实景演练中看到,学生在就餐时需按照制定路线、佩戴好口罩,前后间隔1米取餐并单人、单向、单桌就餐。桂山中学还实行了“三位一体”方案: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编定位次,一处就寝、一处上课、一处就餐。第一批返校高三学生分两批定点就餐。就餐时采取“四位协同”的方案就餐,即学生在教室位置、学生取餐排队位置、就餐位置、宿舍位置,这四个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

疑问4

学生上下学如何管理

家校点对点,定制校园公交专线

除部分实施封闭式管理的住宿生,在第一批返校的高三、初三学生中,还有部分是走读生。为减少上学放学环节的风险,各学校要进一步规范上学和放学的管理。市教体局表示,学校要划定接送区域,将家长和学生分隔开。做好进校门测温、登记和出校门登记管理,返校7天前每天打“卡”(在智立方健康系统申报至少近7天体温,返校当天带打印好并由监护人签名的健康卡),返校前亮“码”(手机截图)给班主任(学生绿色粤康码)方可进校。分批放学,防止学生聚集;严把校门关,防控时期严禁家长随意进出;责任到人,校领导、行政、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共同管理,按规范护好学生安全。

同时,为了做好交通保障,市教体局分类摸排了第一批部分返校复学走读学生的出行方式,制定了“定制校园公交专线”方案,确保“点对点”交通落实到位。

疑问5

线上线下教学如何衔接?

个性化教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经过漫长的假期和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返校后大家都面临着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新课与旧课的衔接问题,以及线上教学的效果如何评价和检测、对线上教学效果不佳的学生如何进行查漏补缺?市教体局回应,返校后首先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学校统筹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好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第一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然后做好复习巩固工作。对已开展线上教学的各学科,要利用足够时间,采取串讲复习、分层教学、集中补漏、个体辅导等形式,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强化“限时练”,防止“夹生饭”。

返校后学校要精准分析线上教育情况,做好返校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衔接,采用“一生一表,分层教学”,任课教师要掌握学生线上教育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讲评、练习、测验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线上教育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尽快投入课堂学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复学后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教学进度,对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查漏补缺,以个别谈心、面批作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线上课与线下课的衔接,关键是先对学生进行检测,做好学情分析,才能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做好有效衔接。各学科教师根据线上教学整体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体差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

新闻推荐

中山市康信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受委托,定于2020年4月29日上午10时在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按现状以上网竞价方式公开拍卖以下标的:标的详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