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多家医院开通线上问诊 相关人士建议尽早开通线上医保支付
国家卫健委于今年2月两次发文,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药品配送服务。1月27日,中山市卫健局紧急下发《关于加强开展中山市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的通知》,要求在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加强开展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1月28日开始,中山市多家医院开通免费网上发热门诊及其他门诊,引导市民在网上进行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减少医院就诊交叉感染风险。一个多月来,线上问诊开展如何?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海航 林茹珠 阚丽娜
医生
线上问诊时间长,近期患者不多
市民刘女士说,70多岁的母亲患有多年高血压,一直规律服用降压药。疫情期间去医院不方便,她选择了下载健康中山APP,通过手机在线问诊看病,因为母亲是复诊病人,整个诊疗过程并不复杂,医生问的也很详细,整个线上诊疗过程大概花了半个小时,然后医生开具了处方,由线上药品配送。整个诊疗不能使用医保卡支付,必须要自费。
市中医院于1月28日开通线上发热门诊,随后多个科室开通线上诊疗服务。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院线上诊疗量在200人次左右。该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林凯旋说,线上诊疗患者并不多,从开通网上诊疗到现在,她一共接诊了10个病人,多数是一些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复诊的病人。
林凯旋表示,互联网问诊的优势在疫情期间很明显,患者不用来医院,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但对于医生来说咨询的时间会拖长,线上问诊需要花费医生大量时间,平时线下坐诊看一个病人基本上只要10分钟左右,但线上看诊一个病人一般都需要三四十分钟,有的病人甚至要花2个多小时,这是因为有些病人问的问题比较多,问一句后,又不在线了,医生还要线上等候,这期间占用比较多的时间。
随着近段时间疫情缓解,各医院门诊全面复诊,线上问诊的人数越来越少。市人民医院近两周时间每周仅看两个线上病人。
医院
开通线上诊疗服务方便患者
作为中山市首家开业的互联网医院,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风险,市人民医院于1月28日起开通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该院数十名医生免费向市民提供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网上健康咨询服务。
市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晓铖介绍,为了使慢病复诊医保病人新增就诊取药途径,有效降低疫情期间院内交叉感染抗击疫情,该院互联网医院于2月12日开始开通线上复诊配药服务,市民可通过下载健康中山APP选择取药方式。2月28日,该院公众号上线排队实时查询功能,市民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排队信息,合理安排时间无须聚集等候。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和要求,该院于3月10日起全面启用粤省事“粤康码”。市民在进入医院诊疗区域时,无须填报纸质告知书,只需测温通过后向检测员出示“粤康码”申报成功界面,便可快速通行,从而提高疫情排查效率、降低受检登记信息过多可能导致的人群聚集感染风险。
市人民医院开通多个科室线上诊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据该院医务部工作人员袁园介绍,疫情期间,该院共有57个医生、4位药师参与线上诊疗服务,医院除了开通多种功能的线上就诊服务,还开通了儿科、内科线上发热门诊,内分泌科线上复诊等,其中儿科、内科线上免费发热门诊共接诊767人次,内分泌科线上接诊1000多人次。近两周随着医院全面复诊,线上诊疗人数减少,每周只有2人。
现状
疫情期间网上就诊量达2478人次
据了解,从1月28日开始,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小榄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火炬开发区医院、古镇人民医院、东凤人民医院等8家互联网医院开通免费网上发热门诊。据统计,从1月28日到现在,中山市8家互联网医院网上就诊量共2478人次,其中互联网发热门诊就诊量达1640人次,其他线上就诊量达838人次。
市中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赖海标表示,线上问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分诊作用,可以使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效能,减少去医院人多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免去病人路上来回奔波劳累之苦,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可以通过互联网问诊得到解决,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病患。但是和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不一样,像中山这种小城市,去哪个医院都不太远,一般人都愿意亲自去看医生。而且现在中山的线上医保结算没开通,有的病人线上问诊后,因为不能用医保卡支付,就不在线上开药、配药,还是到医院取药。此外,各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时间不长,患者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
“建议完善线上平台药品种类,开通线上医保支付,将定点医疗机构互联网复诊和药品费用均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门诊患者可通过在线复诊专用入口在线续方,同时享受相关医保政策待遇。”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中山市互联网医院的不断升级改造,线上就诊将会是一个新的趋势。
新闻推荐
原标题:央行连续25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专家预计二季度或将实施一次全面降准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刘琪3月23日,央行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