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深中通道”如期完工中山在全省率先设 海洋监察执法服务型执法点

南方都市报 2019-12-19 06:17

深中通道施工现场的海域。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日前,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中山支队联合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共同对深中通道施工海域和西人工岛进行联合巡查。据悉,为了给“深中通道”项目依法用海保驾护航,2019年,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所属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中山支队在横门大队设立“海洋监察执法服务型执法点”,在全省海洋监察执法系统中率先开展“前置服务型执法”,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用海现象的产生,确保深中通道项目如期完工。

第二次开展联合巡查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也是第二次开展的联合巡查。本次检查内容有: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的违法用海行为;是否存在污染海洋环境的行为;周边海域是否有非法采砂船盗采海砂,影响大桥施工;周边海域是否有渔船作业生产影响大桥施工;对可能干扰施工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进行劝离。现场还向施工单位发放了《依法用海告知书》,并进行普法宣传。

当天,检查组穿过施工海域,来到西人工岛。西人工岛岛体面积13.7万㎡,相当于19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作为深中通道主跨1666米的伶仃洋大桥和双向八车道海下超宽沉管隧道之间的过渡转换,以及首节沉管隧道对接的关键前提,西人工岛围堰结构不仅止水要求高,还要经受住海浪的侵蚀,达到百年工程使用寿命的质量标准。

自2017年9月成岛,目前,西人工岛正在进行岛上暗埋隧道CW2段主体结构等工程的施工,为明年上半年的钢壳混凝土沉管沉放作业做好准备。每天,在这个岛长625米的菱形小岛上,大型吊机、海上作业平台繁忙运作,有大约400名施工人员在紧张施工。据介绍,每天会有交通船上岛运送,但出于工作上的考虑,大部分施工人员可能十天半个月才会离岛一次。

为深中通道依法用海保驾护航

据悉,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海域使用、航道疏浚、工程用砂、垃圾处理等诸多环节涉及用海并具有工程量巨大、涉及领域广、施工队伍多、施工期限长的特点。广东省渔政总队中山支队拟以深中通道项目用海执法监管为标杆,在全省海洋监察执法系统中率先开展“服务型执法”试点,选取“深中通道”项目作为首批服务对象,完善相关软、硬件设施,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协作机制,全程介入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对其用海行为实施全天候无间断的监管和服务。

比如,实行“前置服务型执法”,加强对其进行海洋法律法规宣传,避免出现因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对涉海法律法规相对不熟悉而产生违法现象被立案查处导致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同时从源头上排除对施工进度产生干扰的非法采砂、倾废、捕捞等不利因素影响,确保深中通道项目如期完工。

重点检查深中通道用海情况

据介绍,执法试点设在横门大队,日常工作由横门大队开展,每月至少开展用海监管一次,对发现的苗头性的违法用海问题现场发放《依法用海告知书》并及时进行教育制止。同时,深中通道项目管理中心派员参加联合行动。同时,将建立健全深中通道项目用海“前置服务型执法”相关工作制度和协作机制,包括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人员轮值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用海监管执法“一对一”跟踪服务制度等。

同时,还设置工作专班、轮流安排专人对其施工用海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和服务。而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定期向海监支队通报工程建设进度。海监支队按需组织开展巡查任务,在深中通道项目附近海域开展联合巡査,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派员参加。重点检查深中通道用海情况和附近海域采砂船施工情况。

新闻推荐

镜头下的湾区

大公网联合粤港两地摄影协会举办“镜头下的湾区”主题摄影巡展活动12月17日移师中山,在中山美术馆展出,展览持续到23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