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 舐犊情
◎廖立新
雪里蕻虽是普通蔬菜,却颇有来历。蕻,《广韵》音“胡贡切”,《集韵》释为“茂”。《广群芳谱·蔬谱五》:“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谓此菜于雪时反茂,故名。老百姓不清楚这些,以讹传讹,念成雪里红,亦属情有可原。
雪里蕻广泛分布于湘、鄂、赣、渝诸省市,是当地民众的家常菜。其性温,味甘辛,有提神醒脑、消肿解毒、开胃消食、明目利膈、减肥排铅、抗癌养身之功效。每当雪里蕻上市的时节,将新采的雪里蕻在沸水里烫过,切成末末,撒点红辣椒,加点肉末,炒出来,端上桌,香气扑鼻,翡翠葱绿,刺激着鼻翼,逗引着双眼,让人食欲大开,饭量倍增。雪里蕻是最没有骄娇二气,也最大度、最亲民的蔬菜,既可供上市之需,亦可济乏时之穷。腌制好的雪里蕻,不仅耐储藏,且风味更佳,食用方法多样,百搭百顺,在万物肃杀的凄寒岁月里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味觉享受。
作为赣人,自小习惯了雪里蕻的佐餐之伴,游走客居粤西之后,难觅雪里蕻的踪影,口舌之间便滋生出些许孤寂落寞。虽有“食在广东”之名谚,但那是对大众经验的总结,并不适用于小众的我。每日拎了菜篮上集市,中山脆肉鲩再活色生香,肥嘟嘟的花甲再喷水如鲸,思劳兔再食骨有味,腰古麦再肥厚甘甜,总不及雪里蕻之魂牵梦萦、红菜心之钩心割肺。放眼大集市,琳琅满目,人头涌涌,真爱难觅,怅然若失,恨恨难消。久之,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幸一年两次大假,扶妻携子重归故里,下车之始,必点雪里蕻一盘、红菜心一碟,以安慰焦灼难耐的胃,熨帖孤苦无依的心。
岳丈是乡村教师,有农田十余亩,菜地八九畦,教书之余,躬耕垅亩,劳作菜畦,五谷丰盈,菜蔬自给。岳母锅碗瓢盆,浆洗缝补,极尽辛劳,纵有方城之好,终属小娱小乐。老两口无欲无求,勤俭度日,唯一眷顾的,就是远嫁之女、远游之儿。儿女的喜好就是自己的喜好,甚至远胜于自己的喜好。知道儿女漂泊在外,最思念家乡的风物,即便无衣食之虞,也要张罗着,撒下整畦雪里蕻的种子,在田拢上插下许多的豆秧,在坡地上种下满坡的花生,在水田里栽下大片的荸荠。腊肉、香肠之类的更不必说,早早就晾晒好了。
每一次从老家返回广东,后备箱总是挤了又挤,塞了又塞,老两口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东西全都塞进后备箱让我们带到广东慢慢享用,不管这东西在广东买得到买不到。每一次的满载而归,载走的何止是家乡特产,还有粘连的目光、牵挂的心,还有如山的父爱、如海的母恩。比如,雪里蕻,晒得干干的,腌得香香的,切得细细的,一点一点装进洗净的五升装塑料油瓶里,压得严严实实,随吃随取,取完拧紧瓶盖,不进风,不漏气,可以长久保持原有风味。每次用筷子伸进去,掏挖出一小碗,香油清炒,十分下饭,足慰乡思。
然而,瓶口是那么的窄小,勉强容两根筷子通过,几无旋转活动的空间。靠近瓶口的部分,尚且容易掏挖,愈近瓶底愈加需要耐心静气。
取食尚且如此费劲,那么我的岳丈、岳母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多久的工夫才能把这满簸箕的腌雪里蕻全部装进这塑料瓶啊!末末雪里蕻啊,末末都是父母的儿女心、舐犊情!
新闻推荐
中山有25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退役军人对中山市各方面工作满意度均超98%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姜永涛通讯员徐海东)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七届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的中山,退役军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