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理心伴“歧路人” 社矫对象黄丽英解矫后回到西区社矫中心担任社工,以自身经历服务对象、影响他人

中山日报 2019-12-16 05:20

黄丽英在认真琢磨工作技巧。“我能做到,相信你们也可以。”近日,在西区社矫安帮服务中心,社工黄丽英认真地鼓励着前来做辅导的社矫对象。今年12月,她从一名“过来人”成为“社矫同行者”,现在已经是西区司法所和驻点向日葵社工陪伴、协助在矫对象顺利度过矫正期的得力帮手,“由曾经的社矫对象解矫后,她凭借自己努力成了一名社工,在全中山尚属首例,我们期待她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更多的社矫对象带去鼓励和帮助。”社矫中心主任余展浩说。

■暖心帮扶融化心中的苦闷和忐忑

说起自己作为社矫对象的过去,黄丽英已经完全释然,但她承认,最初被判处社区矫正时,自己内心充满了苦闷和忐忑。“2017年下半年,当时我驱车行驶在一条施工路段上,由于没有太在意周围的情况,转弯时将侧后方一位骑着电动车的老人碰倒在地。”黄丽英回忆,因为这次交通意外,她被判处承担全责、面临巨额赔偿和一年的社矫,起初自己很不服气也很惴惴不安,“当时我以为接受社矫就是要被关押起来,因此总是愁眉苦脸。”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余展浩说,黄丽英内心的不安,西区司法所和驻点向日葵社工通过多种措施展开暖心帮扶,“除了积极的谈心和家访,我们还安排丽英参加中心开展的德法学堂讲座,和她一起学习、研究交通安全法规和如何正确驾驶机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丽英不仅学会了交通安全法和超过10种不同类型的法律,内心的负面情绪也烟消云散。”

矫正过程中最令黄丽英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第一次参加社区矫正“8+8”社区服务时的经历。那是负责清理岐江河附近的卫生,由于既不了解社矫、也没有参加过志愿活动,最初接到任务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我是交通违法,为什么要做这些?”可当自己一个下午的汗水换来岐江河畔焕然一新时,成就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此后,我还参加了摊位宣传、长洲图书馆的书籍整理和秩序维持等活动,看到自己的努力让那么多人得到了帮助,我开始给这些志愿服务点赞!”

■直面过去,以同理心相伴“歧路人”

真正让黄丽英放下心中的包袱、直面过去的契机是西区举办的一次普法宣传晚会。曾是一名幼师、拥有丰富的歌唱和舞蹈经验的她在社工们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西区风采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从6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优胜奖。”黄丽英获得的奖状,如今还挂在社矫中心的办公室里。

比起这个奖状,让黄丽英更自豪的是,演出结束后她紧紧握住麦克风,将自己如何不小心犯错,如何在社工的帮助下走上服务社区的道路,如何认识普法的重要性的心路历程一口气说完时,全场响起鼓励的掌声。

如今,黄丽英成为一名社工已有两周左右的时间,目前正负责隆昌、隆平两片区域内共9名社矫人员的相关服务,尽管全新的工作颇有挑战性,但她充满了信心,“尽管不是相关专业出身,但我会多学、多看、多问,为每一位社矫对象制定符合他们特点的暖心帮扶。”黄丽英说。“丽英以过来人的身份成为 "社矫同行者",不仅是西区司法所和驻点向日葵社工"以矫助矫、助人自助"社矫帮扶模式的又一重大突破,作为全中山市首位由社矫对象转变而成的社工,我们也对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相信她一定能做得更好。”余展浩也对黄丽英竖起了大拇指。

文/图 本报记者 徐钧钻 见习生 陈家浩

新闻推荐

中山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上网竞价出让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