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5年投入了近2亿元开展低保、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工程 惠及3443户“双低”家庭

中山日报 2019-12-16 05:26

本报讯(记者 卢兴江)中山市不断探索解决困难家庭和优抚对象住房难的方法,致力改善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12月13日,市民政局局长沈名晓,副局长杨晓鹏,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陈启枢等嘉宾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以“完善兜底保障,落实应保尽保”为主题,与市民互动交流。

沈名晓透露,过去5年(2014至2018年),中山市累计投入1.94亿元,共实施了11期低保、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全市3443户“双低”家庭受益。

据了解,“双低”家庭危房改造工作主要针对居住于危房中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实施房屋修缮或拆旧重建,并对政策范围内改造面积所需费用给予全额补助。按照中山的政策,只要改造面积不超标,对象家庭不需要自己出一分钱。

基于此,今年年初,中山继续推行改造计划,对120户“双低”家庭的房屋实施修缮或拆旧重建,目前已动工96户,其中完工52户,没有动工的将在月底前启动施工。

对于上述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沈名晓直言从过去的改造工作中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有些难题有待破解。包括:规划报建“三规”不符。一些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双低家庭住房,由于因受三规管控影响,不符合规划报建条件,无法实施拆旧重建改造。部分对象诉求与政策不吻合。例如一些对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想扩大一些建房面积,但由于家庭一时间无法筹集加建所需资金,导致改造工作迟迟不能落实。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偏低。据调研了解,大部分镇区沿用2016年设定的重建房改造标准(2100元/㎡)实施危房改造,但由于近来沙石价格提升,导致经费不足,部分镇区要求对象家庭负担,个别镇区还在房屋装饰配套上进行删减压缩。

破解这些危房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是落实今年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推动中山市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全覆盖工作的关键。针对存在的问题,民政部门已经寻求积极措施,例如针对部分危房不能报建的问题,制定政策,对于C级危房,允许通过加固维修的方式改造,明确了对C级危房加固维修的,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补助最高可达3万元。另外,市镇两级民政部门还落实了通过引入社会慈善力量对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并募集了3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为部分困难家解决了危房改造难题。

新闻推荐

中山平稳推进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 促进海洋渔业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

中山通过大力实施减船转产、渔船更新改造,有效推进海洋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图为中山翠亨新区海边的红树林。资料图片改造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