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小二十四节气课:观物候、种植、放风筝、玩游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南方都市报 2019-11-07 06:01

[摘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西区铁城小学教师林秀媚在给学生上一堂特别的课:《二十四节气手工制作》。

立春是什么日子呢?关于二十四节气,同学们知道多少呢?同学们热爱劳动吗?能不能将二十四节气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开展课程实践及课题研究呢?

日前,2019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新时期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劳动实践课程与资源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西区铁城小学召开。据悉,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申报评选,评选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80项,中山有两个课题入选,分别是中山市西区铁城小学和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题。

广东省第二师范教授李季被聘为铁城小学课题顾问。该课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历法的规律,带领学生参与物候观察及实践体验,通过参观、实践、制作、种植等多种形式,感受、了解、记录和研究二十四节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

积累劳动教育课程与资源

据中山市西区铁城小学老师,课题主持人周敏介绍,该课题的提出,源于2018年年初的一天,人民日报新媒体推送了一条微信——今日立春。看到这条推送后,她随口问学生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发现学生们知之甚少。同时结合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并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过思考提出:能不能将二十四节气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开展课程实践及课题研究,从而为新时期劳动教育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能让孩子们所接受、所喜欢。

于是,该课题应运而生。将借助二十四节气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气息、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劳动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家校合作、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希望本课题研究结束后,能够积累一套适合新时期青少年的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课程与资源,总结经验并提炼出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创新思路及教育模式。”周敏说。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

据介绍,课题将借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形式有:宣传栏、班会课、游园会。参与实践体验,带领学生探寻二十四节气的奥秘;形式有:认物候、知稼穑、懂民俗。打造开心农场,激发学生参与果蔬种植的活动;形式有:学种菜、学种花、学嫁接。参加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能力,形式有:包饺子、做汤圆、品美食;改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了解和研究大自然的热情;形式有:竖鸡蛋、玩游戏、晒成果。创新教育形式,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形式有:填问卷、做访谈、拍照片。还将写论文、编儿歌、出教材、出案例,提供教师可借鉴和推广的新时期劳动教育的课程和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周敏介绍,将改变以往劳动教育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或“老师演示学生观摩”的形式,而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通过种植、品茶、放风筝、观物候、玩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和劳动体验中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同时,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活动,师生都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收获。课题研究成果也不再局限于一篇论文、一场报告,还包含二十四节气之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小发明、小制作、游戏方案、校本教材、活动材料等。

特写

课堂一幕

这是西区铁城小学青年教师林秀媚,五年级的一堂课,主题《二十四节气手工制作》。林老师将二十四节气与手工制作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借助轻粘土,让同学们在纯白的手工画盘上尽情描绘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感受与想象。

“同学们,你们了解二十四节气吗?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林老师引入课堂,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照片介绍,让学生一起朗读节气名称,在互动过程中,进行季节分类——春夏秋冬,请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六个节气都有什么特点。

接下来,两人一小组,进行实践。老师给同学们发纸条,“想一想”环节:该节气画面有什么元素?该节气主要是什么颜色?再“看一看”,观看二十四节气的绘画作品,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画面。

接着“试一试”,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些简单的轻粘土造型,学会基本的轻粘土造型制作的技法。“赏一赏”,欣赏节气轻粘土系列作品,并在作品中找到之后制作的要求。

最后,“做一做”,用纸张、描边笔、彩笔和粘土,合作制作纸条上的节气;再来“评一评”,作品符合节气特点吗?画面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课后,学生董沐阳说,三年级背过二十四节气歌,现在还记得一点点,但不知道具体意思,上了这次课,觉得二十四节气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学生李柠则说,通过这节课还知道,24个节气分为四个季节,其实各有各的特点,如假如用色彩来代表季节,春天嫩绿色、夏天深绿色、秋天金黄色、冬天雪白色。

点评

体现“一校一特色”

广东省第二师范教授李季表示,本课题体现着“一校一特色”,课题源于生活,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研究内容接地气。他建议,课题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思考怎样透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切入,使学生了解节气与农耕、生长、收获、生成以及整个生态的认识。他建议课题从“听、说、读、写、演、思”六个方面展开,让“二十四节气”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中山的浓厚文化底蕴与历史资源,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育工委副书记廖诚则表示,通过课题研究,让孩子们对每一个节气都有感受、有体验,主动愿意与身边人讲述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与知识,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上有进步、有提升,真真正正有收获。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德育科科长郭勇建议,本课题应以中央教育部、少工委、中小学德育指南上给出的德育指向与具体要求为指向,与德育管理、德育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与运用理论劳动成果,侧重劳动精神、劳动实践的教育,引领孩子们学习劳动人民的劳苦、勤劳等优秀精神,掌握劳动的技能,懂得尊重劳动人民。

铁城小学校长侯洁表示,作为一所新学校,西区铁城小学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做出了不少新的尝试与努力。如每学期一次的教研活动月,每学年一次的课题研究汇报。她表示,目前,学校拥有1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1个10月已结题)、2个区级课题。

统筹:南都记者 王卫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学校供图

新闻推荐

中山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促进线下商贸流通项目)实施细则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特色商业街区项目最高或奖励300万元

11月5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市商务局11月4日发布《中山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促进线下商贸流通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