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中山乡亲何心威时隔近20年重返南朗镇翠亨竹头园村寻根 万里寻根解乡愁 亲人重逢已白头
■兄弟重逢探寻祖屋叙乡情
美国寻根团的到访打破了竹头园村的宁静。“1996年我第一次回南朗寻根,2000年随父亲回乡,堂兄和侄子陪我们探寻祖屋,并在祖屋门口合影。”何心威从背包里拿出红色文件夹,里面装着几张2000年回乡时的照片,每张照片用A4纸彩印并过塑,小心保存起来。何心威抽出当年的合影与团友分享,只见照片中的兄弟俩神采奕奕、十分年轻。近20年时光流逝,51岁的何心威与堂兄早已褪去青涩,皱纹刻在眉眼间,头发有些花白,巨大的变化让众人颇为感叹。
在堂兄和侄子的带领下,何心威循着往日记忆,迫不及待“回家看看”。走在静谧小道上,何心威边听堂兄描述村里的变化,边留心观察村庄的一草一木,“不仅中山发展很快,就连村子也变化很大,民房焕然一新,道路更干净平整,我已认不得去祖屋的路。”感慨之余,何心威向团友们聊起家族故事,“我的曾祖父母当年为谋生计去往夏威夷后再没返乡,从此后代都在美国生活,村里的屋子是当年曾祖父居住的地方。”
■欲寻族谱了解历史知根源
经过几分钟路程,一幢面积不大、一层楼高的青砖房映入眼帘,斑驳的墙体尽显沧桑,原本的大门已脱落,顺着门口望去,室内正中央供奉着祖上的牌位,香炉中厚厚地积累着燃尽的香灰,无声地延续着家族香火。据何奕良介绍,原本的房屋主体已拆除,现仅存一间较小的房子。何心威走进屋内,仔细环顾四周,随后亲手燃起三炷香,在牌位前虔诚地祭拜,伸长手小心翼翼地插香。
离开祖屋后,何心威与堂兄等人前往绍端何公祠,在他心中,宗祠延续着上百年来氏族代代相传的血脉情谊和生生不息的家乡情怀,借此机会他既想祭拜先祖,也想寻觅族谱,了解更多家族绵延至今的历史故事,“查寻族谱、了解家族史对我而言十分重要,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血脉根源,这是不能忘记的,家乡寄托着我们的情感。”
伫立在宗祠祖先牌位前,何心威闭上双眼手持焚香,向牌位鞠躬。时光如流,但家乡情从未间断,甚至随着年龄增长在心中日益沉淀。但遗憾的是,族谱被移居澳门的亲人带离了村庄,现在只剩堂兄手写的一份家谱可参考,何心威与堂兄仔细翻阅泛黄的家谱,努力拼凑家族久远的记忆。
“这次回乡意义非凡,我不仅见到久违的亲人,对家族历史又多了些认识,我打算今后去澳门寻亲,找到族谱好好研究一番,也希望下次能与我的姐姐、弟弟一起回乡。”意犹未尽的何心威表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欣琳
新闻推荐
梁梽煊向记者介绍永大生产的新型粘胶。“我们已经在湖北拿下了150亩土地作为永大粘胶的产业基地,工商注册刚刚批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