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赏菊到小榄

中山日报 2019-11-05 04:41

每年秋天,北方赏枫,南方赏菊。就中山而言,每年深秋小榄镇的菊花展,无疑是菊花最集中的一次亮相。小榄凭着独特的菊文化而得“菊城”之名,因而这里的历史人文中,流淌着历史的醇香。

据史料记载,小榄人爱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那时小榄遍地生长着金黄的菊花。到明清时期,小榄的菊艺已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菊花的栽培在小榄已是相当普遍。在栽培上小榄人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等有了一套系统经验。史书可查,小榄于乾隆年间开始“菊试”。“乡人多喜爱菊花不畏寒霜的气节,欣赏它千姿百态的花朵和清隽高雅的香气。闾里之间争妍斗丽,清乾隆元年(1736年)遂有赛菊之举。”据《香山县志》载,“菊试”就是在菊花“盛开时,集乡人所植名种,设赏格,评高下”。“菊试”后又改为“菊社”,就是每年逢菊放时节,人们以氏族、庙宇或坊社为组合结社,将各种好菊聚集于社所“联二三知己,倾樽篱下,索句花前”。

直到乾隆47年,“菊社”的规模扩大,改称“黄华会”,将原日的菊社变作菊会参展之小团体。当时各村都有摆设菊场,不仅搭架摆菊,而且广搭花台、花楼、花桥,还演戏助兴。夜间则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参观者甚众。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小榄人再次举办了小榄菊花展览会,其中展出菊花4000余盆,100多个品种。在菊艺方面,开创造型新格局,首次用菊花砌成宽10米、高7米的壁画“和平鸽”,轰动一时。媒体连日大篇幅报道,称小榄为“菊城”。自此,菊花为小榄赢得了“菊城”的美誉。

在历届菊花大会之中,1994年的这一届总会被提及。这一年适逢60年一届的甲戌菊花大会,小榄也正经济腾飞、百业俱兴,小榄镇政府顺应民意,隆重举办了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大会设新城、人民公园、沿河等三大展区,永宁、九洲基、竹源、北区等四大展场,设置花街花路31条,总长16公里。大会布展面积达10平方公里,陈展菊花82万盆,达1568个品种。小榄的大立菊栽培技艺也更上一层楼,其中43圈的“白牡丹”大立菊和42圈的“绿衣红裳”均刷新世界大立菊单株着花数的最高纪录。这届(甲戌)菊花大会不仅展现了小榄精湛的菊艺水平,更极大地推动了小榄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也进一步扩大了小榄同海内外的交往。

小榄人爱菊,善作盆菊,而且技艺精湛。在小榄,关于栽培、扎作菊花的传统艺术经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扎作立菊方面,小榄人更是有巧夺天工之技艺。

在小榄“每60年一次大展,10年一次小展”的菊花盛会上,造型各异的菊花美景总是美不胜收,是岭南菊花文化一次全面的绽放与呈现。而盛会中,与菊花美景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小榄的菊文化了。菊花品性高洁,早已深入人心,传承菊文化的小榄菊花会则对陶冶性情、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006年,小榄菊花会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小榄人来说,菊花不仅可以观赏,甚至可以成为佳肴美馔。小榄人用各种菊花烹制的“菊花宴”也是名扬岭南乃至全国。若在金秋时节到访小榄,在逛遍让人叹为观止的菊花盛况,还可品尝小榄的各种菊花美食。本报记者 闫莹莹

新闻推荐

名牌鞋开胶,保修期自定? 鞋子三包期限说法不一 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姜永涛)市民杨女士向本报报料称,自己5月12日在网上某名牌运动鞋官方旗舰店上给孩子买了一双七百多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