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0年把盈利全部投入研发 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山日报 2019-10-18 06:07

奕安泰研发人员工作现场。“我刚从广西出差回来。”10月16日下午,火炬开发区工商联副主席、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仲斌对记者坦言,他正在广西筹建一个高端医药原料药和医药制剂生产基地,位于广西贵港市覃塘甘化工业园的广西奕安泰药业有限公司将于今年11月初动工兴建,近几天他一直在现场忙着动工的准备工作。

因创办“元一沉香”并倾情于沉香产业,言谈举止朴实无华的黄仲斌在中山本地知名度极高,但其实他在国内医药界的知名度并不亚于沉香带来的知名度,因为他在医药中间体产业连续十年埋头研发取得的成就远高于沉香产业。就在如今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新常态下,他向广西投资亿元兴建新的生产基地,因为中山奕安泰现有的产能已远远满足不了客户需要。

文/图 本报记者 黄标 通讯员 黄培添

■连续十年把企业盈利全部投入技术研发

黄仲斌在十二年前闯入医药中间体产业,完全是因为结识了几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门从事手性催化技术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当他结识该研究所引进的外国专家、澳大利亚籍专家克里斯蒂安·山多夫博士,他发现了手性药物在全球市场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所谓“手性”药物即有如人的左右手对映体结构的药物,目前全球临床上常用的1850余种药物中有1045种是手性药物,比例高达62%,成为世界各国制药公司近年来追求利润的新目标。而医药中间体即原料药的前身。

2007年,黄仲斌在火炬开发区投资创立奕安泰,并引进一批科研人员开始埋头研发手性药物中间体。2009年,奕安泰研发的《手性药物瑞舒伐他汀及其关键中间体合成新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项目获得2010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该公司成立“中山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由克里斯蒂安·山多夫等专家牵头培养出公司内部12名核心研发人员。2011年开始,中山奕安泰对阿瑞匹坦、阿普斯特、索非那新等医药中间体实现批量生产,很快成为珠海联邦、江苏扬子江、浙江海正等国内几大药企的核心供应商,并大量出口印度及东南亚市场,至今该企业的内销与出口各占50%。

黄仲斌透露,奕安泰的股东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里没有分红,也没有盲目扩大产能,把每年全部盈利都投入技术研发中,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奕安泰十年磨一剑,终于迎来爆发式业绩增长,2018年该企业年产值增至50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7000万元,同比增幅达40%,盈利也同步增长。

■从医药中间体领域向原料药和制剂领域进军

如今,中山奕安泰已经成为严格按照GMP标准建造的利用手性技术生产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商,研发人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拥有7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有15项已获得国家授权;2013年至今一直保持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成为国内几大上市药企指定供应商。2018年12月,美国FDA派专家到中山对该公司阿普斯特中间体DMF批准前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并于2019年3月发出美国FDA纸质版EIR报告,这是奕安泰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黄仲斌坦言,如今占地面积20亩、拥有2条生产线的中山奕安泰已满负荷运行,但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奕安泰也不能局限于医药中间体,必须另觅新的生产基地,尽快向原料药和医药制剂领域进军。

今年初,黄仲斌来到广西贵港考察投资环境,并决定在当地全资投建高端医药原料药和医药制剂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110亩,按石化企业建设标准来建设,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并逐步向生产医药制剂升级。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能200吨以上,预计投产第一年年产值1.5亿元、第二年2亿元、第三年4亿元。他还在佛山高明区投资创办奕安赛医药研发中心,引进绿色不对称催化及新药研发团队,核心团队由日本Maruoka院士及四位海归博士组成,专注研究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

黄仲斌告诉记者,当广西、佛山项目达产后,奕安泰集团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中山奕安泰基地成为公司总部和销售中心,可兼顾新产品中试;广西奕安泰药业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佛山奕安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

新闻推荐

加装电梯协调难?“一站”服务来解忧 中山市首个加装电梯服务站在夏洋社区成立, 社区、社工、企业三方联动提供服务

加装电梯服务站昨日在夏洋社区成立。本报记者夏升权摄动动手指,就能360度全景式看到旧楼加装电梯后的效果;不懂安装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