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发布 提出到2022年 引2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中山出台系列政策吸引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到中山市转化产业化。工人在操作机器人生产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涛
日前,中山市政府发布《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中山要引进2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著名高校院所共建的高端创新平台基本建成,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企业,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等领域形成若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山翠亨科学城、创新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加快火炬开发区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翠亨新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阵地的建设,适宜创新创业的环境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山市形成完备的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成为全球知名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力争每年新增1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
《行动计划》提出要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就是要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中山,大力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要加快完善实验室体系建设。结合中山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新能源等领域,整合市内优质创新资源,力争布局建设1家省级实验室,打造全链条、一体化、综合交叉融合的国际高水平实验室。还要按照“重组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稳步提升发展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力争每年新增1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
此外,还要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药科大学分中心,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吸引香港大学生物医药人才到中山进行创新研发。
同时还要建设高端科研机构。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中山研究院)、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中山香港科大联合创新中心、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AMR)尽快落地挂牌。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等来中山设立研发总部或区域研发中心,建立健全灵活务实高效的创新平台管理运营机制,吸引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到中山市转化产业化。
高起点筹划建设中山科技大学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起点筹划建设中山科技大学,以国际视野组建管理团队和选聘大学教师,打造开放型、研究型、创业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采用“学校+重大创新资源”模式开设专业特色学科,培养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等各类人才。
同时,大力推进澳门科技大学中山办学项目,积极争取将其纳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
在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方面,推进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英戈尔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在培育省特色学校和重点学科方面,推进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工作,支持和引导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引进高端拔尖人才,狠抓重点学科建设。
推动高新区和产业创新承载区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同时提出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瞄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企业为主导,联合港澳力量,整合院校资源、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促进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创新。
还要推动高技术和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布局,扶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和标准创制,推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产学研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
以此为带动,进一步推动高新区和产业创新承载区高质量发展。在推动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支持火炬开发区与相关镇区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提高“一区多园”的发展水平,推动火炬开发区改革创新再出发,强化其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光电产业、新能源产业,打造中山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
在加快推动翠亨新区发展方面,深化与港澳以及国际先进地区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业、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合作,建设翠亨科学城、中山科技大学、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中山研究院)、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平台,努力打造为中山市科技创新核心区、珠江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平台和国际化现代城市新中心。
新闻推荐
石岐区民生社区党委书记李燕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 牢记初心使命 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石岐区民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燕贞在今年7月份荣获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表彰。她在社区工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