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18年度伤害监测报告出炉 跌倒坠落伤害居第一位

中山日报 2019-10-16 06:54

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中山市伤害监测年度报告(2018)》,报告分析了中山市三个伤害监测哨点门/急诊伤害发生特点,中山市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前三位的依次是“跌倒/坠落”、“动物伤”、“钝器伤”,其中青少年跌倒/坠落伤害发生原因位居第一位。

■青少年跌倒/坠落伤害位居前列

从2003年在我国11个省/市70家医院开展了全国伤害监测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全国有84个监测点共252个医疗机构开展了监测哨点工作。为有效防控伤害发生,中山市伤害监测工作始于2015年,是以哨点医院为基础的伤害哨点监测系统,通过收集哨点医院门/急诊和住院伤害病例,反映中山市门/急诊和住院伤害病例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

中山市现有三家哨点医院,分别是市博爱医院、三乡医院和民众医院。分别代表三甲、二甲和一甲医院。博爱医院是市属医院,三乡医院和民众医院是镇医院。

据三个伤害监测哨点门/急诊伤害发生监测显示,男女性别比为1.67:1,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前三位依次是:跌倒/坠落、动物伤、钝器伤,伤害发生地点构成前三位依次是家中、公路/街道和工业和建筑场所,伤害发生的主要职业人群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休闲活动、工作、生命活动。

各年龄段伤害发生原因构成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一是青少年:跌倒/坠落,动物伤,钝器伤。二是青壮年:跌倒/坠落,动物伤,钝器伤。三是老年人:跌倒/坠落,动物伤,道路交通伤害。

■女性伤害住院比例多于男性

据监测显示,2018年伤害死亡占中山市死亡总数的4.91%,居死因顺位第5位,共485例;致死性伤害男、女性别比为1.65:1;主要外部原因分布为:跌倒占31.13%、交通事故占26.19%、故意伤害(包括自害及他害)占18.76%。致死性伤害职业构成前三位分别为:农民、无业人员、退休(离)人员。

不同人群前三位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青少年前三位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为:交通事故,溺水,跌倒;青壮年前三位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为:交通事故,故意伤害,溺水和意外中毒(并列);老年人前三位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为:跌倒、交通事故、故意伤害。

住院伤害发生特点:男女伤害住院病例比为0.92:1,女性多于男性。平均住院费用为5580.92元/例,平均住院天数为5.47天/例。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陈子龙

专家支招

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

一是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在家中,可以通过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康行为模式,消除危险因素,创造安全环境等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

二是建议加强老年人跌倒干预,如在家中容易滑倒的地方放置防滑垫;厕所用坐厕,条件允许可以加装扶手;在床头的位置准备好手电筒等。

三是针对劳动力人群和在校学生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健康教育,促进安全生产和在校生的安全。

四是儿童伤害导致的社会问题较多,需要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

小孩抑郁障碍有征兆父母切莫不在意 中山市对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并对部分学校进行抽样调查

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