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功不舍 纪中之情永存 忆我尊敬的纪中校友黄秩崇
□贺优琳
五桂苍苍,东海泱泱,先生之高洁,先生之热烈与精诚,山高水长!
黄秩崇校友是我极为敬重的一位校友。黄校友在1999年美国校友会邀请的教育访问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已年过六旬,担任纪中美国校友会顾问,在美国校友会中享有很高威望。那年4月下旬,我和前任校长姚本棠、冯社强副校长以及几位校友受美国校友会邀请到美国进行访问, 整个过程受到了美国校友会盛情接待。校友们带我们走访了美国多所著名的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整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校友们虽远在异国他乡,但心连祖国、情系纪中的那份深情厚望。每每回忆,都被校友们对母校的这份情谊感动。特别是想起黄校友对身为纪中校长的我的那一种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总是浑身充满干劲。这么多年来,美国校友会凝聚力强,很团结,举行活动参与度很高。大家都说是黄校友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感召着他们,他在每次的活动中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大家公认的美国校友会核心人物。
黄秩崇校友曾担任纪中教导处主任,在纪中工作期间他为人正直、热情,极富责任担当。他尤其关爱学生,严格有爱、无微不至。退休后几十年里,校友们始终对黄主任怀有一份敬重和爱戴。黄校友对纪中更是待如珍宝。每年,黄校友都会赶在纪中校庆前从美国回来,参加大庆小庆、各届校友们的活动;他先后两次在纪中校庆期间补充修缮整理出相对完整的校史;近十多年时间,他多次陪同其他校友归宁,参与学校的部分事务……黄校友是每位纪中人心中德高望重的一位长者。
众所周知,纪中办学历经战乱、文革,很多珍贵的资料都丢失了,校史残缺一直是很多纪中人心中的痛。我当时已在纪中工作近20年,有责任把纪中校史延续下去。但年轻教师大都不甚了解纪中历史,了解历史的老师又肩负教学一线工作重担,家庭负担也重,时间无法保证。校史由谁执笔、由谁主持,相关工作几经讨论,无从下手。于是我想到了远在美国的黄校友。但考虑到他年岁已高、校史编写非短期可以完成、需两地奔波、身体是否可行等等因素,就怀着忐忑的心情试探性地询问了在2008年纪中74周年校庆期间回国的黄校友,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希望能够在2009年纪中75周年校庆时,向所有纪中人奉上一套比较完整的校史,看黄校友能否主持校史的“抢救”工作,并亲自执笔。不曾想黄校友立即爽快地答应了,还得到了他的爱人、孩子们的全力支持。
2009年春节过后,黄校友就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回到纪中开始了长达近十个月的繁重的校史编写工作。已届70多岁高龄的他丝毫不介意住在纪中简陋的宿舍、用餐在纪中教工饭堂。一切从零开始,根据仅有的线索,查访数百位校友,翻阅上千份资料,组织无数次采访……马不停蹄、日夜不宿、亲力亲为、呕心沥血,他补录了近百位著名校友的专访。2014年初,为纪念80周年校庆,黄校友再次回国完善校史。
经过前后一年半的时间,纪中校史从散落、零杂到丰富、条理,最后在80周年校庆时得以完整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纪中的历史也由此得以完善和延续。纪中校史是一部革命史,更是一部纪中人写就的热爱母校回忆录,其中的光荣自豪和深情厚谊是那么感人肺腑。黄校友为纪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日纪中人,一生纪中情。一位老人,他的前半生工作在纪中,退休后依然为纪中奔波……谁能想到他不再年轻却依旧挺拔的身体竟蕴含着年轻人都不如的力量!他半头黑发下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那坚定的气息、恳切的话语,至今常在我的脑海浮现。他是在用生命爱纪中啊!他是我们纪中人的典范!我们的纪中人虽然因事业、家庭等各种缘由分散在世界各地,但时时刻刻都惦念着母校。这样的情怀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形容的。担任校长期间,我每每被校友们对母校、对祖国的至诚至爱所感动、所鼓舞!特别是黄校友给予我的力量非可比拟,鞭策我更加勤恳工作,竭尽心智带领纪中不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实现更大的发展,成为广东省的名校、全国一流的学校、甚至是有国际影响的学校!我不敢辜负校友们的期望和嘱托。
只要母校有需要,出人、出力、出资,每个纪中人都是在所不辞,全力以赴。80周年校庆时,95届校友捐献给母校60余吨重的印度红巨石,大家希望能够将纪中历史高度概括形成文字刻在石头上。黄校友欣然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利用休息时间一字一句撰写,反复斟酌、思考、多方求证,《纪中赋》得以顺利在80周年校庆前雕刻于巨石上,并在校庆当天揭幕。现《纪中赋》巨石竖立在校园老区校训碑西南面的校道旁,成为纪中校园的地标之一,也成为纪中人归宁母校必观游之地。
黄校友是我们纪中人的楷模,他的一生都诠释着纪中情!我依然为当年“无情”地把黄校友从美国请回来长时间工作一事,对黄校友及其夫人、家人深感愧疚。2017年11月校庆期间,我在中山与黄校友见面,约好等2018年11月校庆后一起去我的家乡江西走走;我和夫人也应约2019年5月份去美国拜访他和美国校友;还听说黄校友打算编谱一首校友的歌曲……春寒已去,万物复苏,点点滴滴的回忆,昔日的承诺不想竟成为空谈。最是人间留不住!我们不仅失去了一位广受尊敬的纪中人,于我自己更是失去了一位挚友。深受黄校友的启发,现在的我也是“退休岗位再工作”,为教育公益事业尽绵薄之力。迄今为止,我已到中国七十多个市、县开展公益教育。
我想,黄校友的“不辞辛劳”不会结束,“纪中人”在校友心里,乃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加身的荣耀。哪怕身已老朽,哪怕步履蹒跚,我们都会拿稳手中这根接力棒!
大道为公,徒存手泽,先生之功不舍;树森叶茂,魂牵梦萦,纪中之情永存!
我始终对黄校友充满了敬意,如今更多了一份怀念。
新闻推荐
电子抓拍违法鸣笛 6月6日起正式启用 抓拍路段位于市一中附近,违法者将被处罚款150元
本报讯(记者夏亮红通讯员刘洪希)昨日,市公安交警支队发布消息,已经在东区兴文路-起湾道路口西往东方向(即市一中正门往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