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修灰雕 传统艺术焕新生 沙溪象角“80后”灰雕师冯嘉锐义务修复灰雕,让古建筑重放光彩

中山日报 2019-03-29 03:58

掌握修复技艺并参与修复,用传统工艺创造新价值,冯嘉锐乐此不疲。灰雕贴于祠堂邸宅、庙宇寺观的墙上、屋脊、檐下等处,是传统建筑装饰,曾经盛极一时,虽然现在逐渐被现代建筑风格湮没,但它没有彻底淡出视野。在沙溪各村的古建筑中,仍能寻得灰雕斑驳的身影。随着旧庙宇祠堂的重建翻新,匠人们开始修复残损的灰雕,沙溪象角的冯嘉锐是其中最年轻的灰雕师,多年来他义务修复祠堂庙宇的灰雕和壁画,致力于古建筑保育。3月27日,记者走进冯嘉锐正在修复的象角村大兴黄氏宗祠,体会他纯熟的修复技艺和怀旧情怀。

■“飞檐走壁”为灰雕“补妆”

黑色鸭舌帽搭配休闲装,鞋底沾了白色油漆,年轻的装扮与古老黄氏宗祠反差鲜明。初见冯嘉锐时,肤色偏黑的他坐在两三米高的竹架上,手握细长的排笔勾勒壁画边框的纹路,只需看一眼图纸,就能胸有成竹地绘画,熟练的笔法显现出多年修复经验的积淀。

1987年出生的冯嘉锐是沙溪象角大兴村人,大兴村曾有“中山建筑一条村”称号,村里大部分人从事建筑行当,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建筑工艺和传统文化感兴趣。初二暑假,有美术功底的冯嘉锐第一次帮忙修复乐群村永厚洪圣殿的壁画和木雕,从此他常趁假期跟着前辈工匠修复祠堂庙宇,学习摸索修复技艺。大学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

冯嘉锐义务参与了四次古建筑修复,每次都是技艺、耐心和体力的考验。去年秀山冯公祠的灰雕,他断断续续修了近一年。修复的首个难关是制作材料,冯嘉锐介绍,先烧蚝壳、蚬壳然后捣成粉末加水混合,沉淀发酵一个月,加入糯米浆、禾秆草等材料再次发酵,“若要塑形还得混合玉扣纸纸浆发酵,上色需加入矿物石料。”

修复灰雕需要“飞檐走壁”,冯嘉锐的工作基本在竹架上完成。“刚开始我不会爬竹架,现在在竹架上时坐时立,爬上爬下,有时踩着屋脊小心翼翼地修复。”高空作业不仅要忍耐日晒风吹,还有一定危险性,“有几次我差点从屋顶滑下来,古建筑的建材很"脆弱",踩着较危险。”环境虽艰苦,冯嘉锐却坚持至今,乐此不疲,“修复灰雕是有趣的事,让古建筑重现昔日风采很有成就感。”

■扎根传统文化“修旧如旧”

传统灰雕工艺是精细繁复的,雕刻工具都各有讲究,“工具运用依雕塑的造型和体积而定,木制、竹制、金属工具一应俱全,竹篾大致塑形,金属工具精雕细刻,灰瓷修边角和阴影。”冯嘉锐坚持传统,对各类工具及用途如数家珍。

修复不仅是工艺上的复原,其中的学问也包罗万象,“内容上需要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上需要循遵古建筑特有的艺术符号,每个纹饰图案都有特定意义,还需讲究风水,不失吉祥的寓意。”在冯嘉锐心中,修复必需“修旧如旧”,不是凭空想象自由发挥,而是严格按照原有的灰雕样式颜色,结合古建筑风格、传统工艺及文化,完整地还原原貌,“像秀山冯公祠屋顶上的雕塑,不仅讲求光影和雕刻营造的立体感,更需要原汁原味地重现残损灰雕,在原有基础上合理想象,塑造符合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雕刻。”

如今,在修复象角村大兴黄氏宗祠的队伍中,只有冯嘉锐和徒弟两个年轻人,“古建筑修复基本是老一辈人在做,能掌握修复技艺并愿意参与修复的年轻人是凤毛麟角,我希望多些年轻血液为古建筑修复保育注入力量,用传统工艺创造新价值、新活力。”

文/图 见习记者 王欣琳

新闻推荐

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发展论坛举行 群贤毕至中山论剑 共话湾区发展大计

本报讯(记者黄启艳缪晓剑见习生陈伟祺实习生卢泓宇)昨日下午,作为2019年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