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13载 75岁老人与家人团圆 市救助站倾力相助寻亲,这位云南老人终在中山与儿女重逢

中山日报 2019-03-15 04:59

武长妹与儿女重逢。3月14日上午9时15分,今年75岁、来自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金江镇的走失老人武长妹和她远道赶来的女儿李文仙在市救助站相拥而泣。

这一幕,两人都等了很久。

13年前,患有精神疾病的武长妹在云南离家走失后再无音讯,家人一直在当地苦苦找寻。两年前,武长妹住进中山市救助站,经过多地寻亲志愿者、民政干部和救助站工作人员接力牵线,3月11日和儿子通过视频电话成功认亲。

文/见习生 陈伟祺 本报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钟民轩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

再喊一声“妈妈”等了13年

刚吃过早餐后,武长妹便在大堂独自踱步,不时张望,等待接她的亲人。

9时15分,一辆车牌“云R”开头的小轿车驶入市救助站,车刚停稳,车门打开,走出的依次是老人的儿子、女儿、女婿和侄儿。

“妈妈,妈妈……”一声“妈妈”等了13年,刚进门李文仙便箭步冲过去,一把抱紧妈妈,泪水夺眶而出。儿子李文军在一旁强忍着泪水,眼眶通红。

“别哭,别哭。”听到妈妈用熟悉的家乡话安抚自己,压在李文仙和家人心头13年的大石终于放下了。

“妈妈患有精神疾病,一发病就往外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走丢过6次。2006年4月一天傍晚,我们从农地里劳作回来,翻遍家都找不到妈妈。”自此,李文仙、李文军兄妹3人开启了漫长的寻母之路。

“每次听到有疑似妈妈的消息,我们都会立即去找。”李文仙、李文军曾坐着公交、客运汽车一站站地跑,附近的迪庆、大理、攀枝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在外打工的女婿也通过当地商会、老乡群发送消息,可每次都扑空。

今年3月11日,一通来自中山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电话找到了李文军。

“是妈妈,真是我们的妈妈。”通过视频,李文军确认母亲身在千里之外的中山,安顿得很好。12日晚上8时,李文军一行从金江镇正式启程来中山千里接亲人。

语言不通无法核实身份信息

武长妹笑容不断,拖着女儿参观在市救助站的住所。中山市救助管理站业务股股长何伟兴说,发现武长妹是在2017年4月15日,当时老人在坦洲三乡一带的街头独自流浪,由当地民警送到救助站。

“戴顶小帽子,衣服破旧,随身的行李袋里装了一些矿泉水、馒头、面包、少量现金,甚至还有一口小铁锅。”何伟兴对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老人的方言口音特别重,两年来,只能通过手势来交流。譬如眼睛不舒服她就指指眼睛,腰不舒服就拍拍背。想喝水,指一指一次性的纸杯等。”何伟兴说,虽然武长妹在救助站时身体硬朗,生活自理,但由于其精神有问题、语言不通,“身份信息”“为何流浪”“家住何处”等关键信息一直无法核实。

“登报、提取DNA、人脸识别、寻亲网等等,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就是一直寻找不到。”期间武长妹很想家,经常吃完早饭就提着行李在门口向外张望。每次看到救助站其他朋友出站回家,她便跑回房间一遍又一遍地收拾行李。

多地救助站联手爱心接力

转机出现在去年8月,中山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宝贝回家”志愿微信群,把武长妹的一段讲话视频发布到群上,群里来自云南的志愿者认为,武长妹的口音像来自云南丽江一带。可一直到10月份,丽江市救助站多番比对,始终没有找到武长妹的家人。

正当中山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打算把婆婆带到丽江一带实地寻亲时,却传来了好消息。“丽江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将武长妹的视频依次发到附近的乡镇民政工作群,迪庆、玉龙、香格里拉……最后被玉龙县巨甸镇的一个民政助理员看到了。他不仅能听懂老人说的话,最巧合的是他还认识老人的儿子李文军。”何伟兴说,正是这个偶然的机遇促成武长妹的回家路。

据介绍,2018年市救助管理站帮助站内受助人员成功寻亲80例。2019年截至3月14日,共成功寻亲22例。

新闻推荐

网店商家缺斤短两被判赔9000余元 市第一法院近年来涉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持续增加

3月14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通报了该院近两年受理的涉消费者权益纠纷总体案情。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年3月,该院受理买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