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人才稀缺,代表委员关注破解创新“痛点” 鼓励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 培养中山特有创新文化

南方日报 2019-02-22 06:14

去年,中山出台了两项新政支持科技创新。图为一光电企业的无尘车间。

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2月20日下午,在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发言大会(以下简称“政协发言大会”)上,中山市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委员、广东聚宝屋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玲介绍了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创新环境的建议》。她表示:“我们应当培养中山特有的创新文化,提倡自强、自立、自尊,营造敢为人先、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

这并不是“创新”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今年中山两会上。2月20日上午,在今年首次开设的政协“委员通道”发布活动上,中山市政协委员、鸿宝科技董事长杜姬芳作为企业界代表,同样把她的关注点放在了“创新”上:“企业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摆脱困境获得长远发展。”她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

优化创新环境破除创新“痛点”

创新,仍然是今年中山两会的最热话题之一。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措施、意见,着力构建和打造创新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中山新一轮发展。

2018年,中山创新力量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在加大创新投入、支持科技研发、引入创新团队、加大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2017年,中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18家,2018年预计将超过2300家。2018年1—10月,中山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16件、6989件,分别增长46%和38%。培育创新动能,克服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人才稀缺短板,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型城市,中山仍大有可为。

在创新力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转型期“阵痛”也在所难免。优良创新环境的营造非一日之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如城市规划、政务服务、组团发展等。因此,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许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委员们均对创新环境营造这一议题建言献策。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在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创新环境的建议》中提出,目前中山创新环境仍存在政务服务效率不高、政策资源投入产出不匹配、创新要素集聚度不高且不平衡、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痛点”。

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则在提案《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中为中山市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在政协发言大会上,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东方晨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启均在介绍该提案时表示:“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吸引高端要素的流向和集聚、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作为企业家的杜姬芳则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应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观点。

提高政策精准度激发社会创造力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培育创新动能的“培养基”,也是吸引外来企业落户的重要条件。中山在这一方面曾落于人后,在开办企业便利度综合排名、“跑动次数”及“开办企业时间”等指标上居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针对突出问题,中山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2013年,中山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便利化的市场准入体系逐步成熟。2018年4月,中山市下发《中山市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行动方案》,对标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度最优城市和世界银行标准,提出开办企业“3个程序、2个环节、5天办成,做到"只进1扇门"、"最多跑1次"”的总体目标,以全省最优标准,构筑营商环境新优势。

如今,在中山开办企业(不含银行开户环节)已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申请人最快1天取照。针对重点龙头企业项目,中山还推出了“管家式”服务,为企业开设提供全流程服务,一批重点项目在改革完善的机制下快速落户中山。在《2018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中,中山在企业开办业务咨询便利度环节得分进入全省前五。

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到来。2018年,在优良营商环境和政府部门的鼓励支持下,仅仅落户中山半年多的民营小微企业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晟生物”)便建成了总投资额2500万元、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培养基生产制造厂房和质控实验室,并投入使用。

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在提案《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中提出:近年来,中山市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实体经济十条”、企业“管家式”服务等政策措施,营商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较快,但仍存在政策精准度和可及性有待提高、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相关配套不强等方面的不足。

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创新环境的建议》同样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在政协发言大会上,王志玲在介绍提案时表示:“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将监管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培养中山创新文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对于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说,创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动力。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在提案中指出,由于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广大中小微企业创新意愿较低,创新动力不足,无法营造出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创新能力不足已严重影响中山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作为企业家的杜姬芳同样非常看重中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中山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核心技术,出口面临技术壁垒问题,同质化竞争多。我们要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在自己的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企业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杜姬芳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包括重视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鼓励打造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技术创新推进平台、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具体措施。

对于社会创新氛围不足的问题,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创新环境的建议》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鼓励全社会积极投身到创新中来,成为创新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要培养中山特有的创新文化,提倡自强、自立、自尊,营造敢为人先、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多措并举,将美丽的中山建设成为一座创新之城。

南方日报记者廖瀚

新闻推荐

广征意见坚持民生第一问题导向坚持高位谋划

2月21日下午,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危伟汉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