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鱼”过六关跳上港澳人餐桌

中山日报 2019-01-25 19:31

中山水出集团供港鱼养殖基地。制表/彭晓光何荣洪 受访者供图船工将活鱼装进船舱准备运往香港。11月初的清晨,天气微凉。一如既往,港口镇铺锦水产养殖场的工人们忙碌起来,在鱼塘中不停地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草鱼抓在手里,掂重量看色泽,择优挑选装车。这样的活鱼,经检验合格后将被运往港澳市场流向港澳居民的餐桌;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水出集团”)这一个供港澳出口注册基地上演……

2004年9月,中山水出集团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为第三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可看作是对中山人保障港澳人餐桌的一个肯定。

中山为港澳供应农产品,历史悠久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农户、流通商、外贸企业及检验检疫部门精益求精,坚定履行着向港澳供应优质安全农产品的职责。以2017年为例,中山供港澳食用农产品达6.93万批,货值2.99亿美元,主要包括水产品、活畜禽、蔬菜、蛋制品等。

文/本报记者 周振捷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

中山市成内地供港澳农产品主要基地

据《中山市对外贸易志》记载,自明代开始,香山县以手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出口为多。“清末至民国时期,出口港澳物品以葵扇、茶叶、生猪、家禽、蛋品、塘鱼、蚝油、虾酱、豆鼓、水果、马铃薯、卷心菜、蚕丝等生活必需品为大宗。”时至今日,中山市成为内地供港澳食用农产品的主要基地,蔬菜占澳门8成的市场份额,淡水鱼占香港4成、澳门7成的市场份额。

个中典型,以本土传统优势产业——水产养殖业为例。据市海洋与渔业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山淡水养殖产量32.77万吨,占全省淡水养殖产量8.2%。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输送至港澳。位于民众义仓村的中山市中港水产养殖场,正以获得国家专利的“慢养快瘦”技术方式角逐瘦身鲩鱼市场。其负责人梁炳辉向记者透露,他近年专注于“绿色无公害”养殖,狠抓鱼苗、饲料、水质、瘦身等各环节标准。据悉,该养殖场此前已被选定为民众两个供港养殖基地模式示范点之一。

值得留意的是,在1955年,中山诞生了两家影响较为深远的企业:中山水出集团(前身为石岐水产品出口公司)与中山食出公司(前身为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石岐支公司)。从一开始,这两家企业承担着保障港澳同胞生活所需的任务,均以收购出口的业务方式向港澳供应鲜活农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

中山水出集团董事长何荣洪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企业成立伊始便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为港澳供应淡水活鱼。对此,可以通过《中山市对外贸易志》记载的两个历史片段窥一斑而知全豹:“1957年2月,气温下降至5-11℃,严重影响塘鱼上市。水出公司组织职工65人到中山县第三区八个乡,征得当地生产合作社同意后亲自下塘捕鱼,连续11天,共收购塘鱼81407公斤,出口供应港澳市场。”“1980年7月,水出公司"建华16号"船在运输鲜活塘鱼往香港途中,突遇8-9级暴风袭击,船身进水下沉。经全体船员奋力抢救后脱险,安全抵达香港,受到香港厚华公司、广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的表扬和奖励。”

何荣洪说:“上世纪8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春风,公司率先开放塘鱼收购价格,掀起一股养殖热潮。1984年,农村取消派购实施承包责任制,养殖户积极性得到提高,不过养什么品种、养多大规模等都很盲目。为保证淡水活鱼稳定供应港澳,公司开始建设水产基地,并和部分农户签订预购生产计划,即签订收购时间和数量、价格保底,如交售时行情变化价格浮上不浮下,深受农民好评。随后还兴建了新兴水产品加工厂和宝利罐头厂,为养殖户的产品找寻更多出路,迈出了水产品从简单的收购出口到加工出口的第一步。”

现阶段,中山水出集团拥有12个供港澳出口的注册基地,淡水鱼养殖面积2.6万多亩。该企业采用陆路和水路运输结合,每天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约60吨,安全高质保障供应港澳“菜篮子”,为稳定港澳地区市场全年无休。而在今年9月15日,中山水出集团供港澳产业基地在小榄挂牌。据悉,该基地融合了集团的供港澳运输船队、车队、外运码头和水产品加工场等资源,连贯了水产品的研发、加工,以及海关监管的运输物流业务。

同样属老字号外贸企业的中山食出公司,现已形成鲜活商品、工业制造、进出口贸易三大业务板块。今年1—7月,该企业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16%。其负责人透露,改革开放后,为了保证供港澳鲜活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耕细作农业文章,逐步建立了鲜活商品生产基地——白石鸡场、白石猪场与石岐鸽场,实行自主生产养殖畜禽。

“六大关”严把质量关

据统计,自香港回归以来,中山供港食品农产品持续保持顺畅、足量供应,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过去20年,中山累计供港食品、农产品15万批次,水产品48万多吨,蔬菜3.3万吨,活猪25.7万头,活禽5000多万只,各类深加工食品21.5万吨。期间,中国海关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全力保障食品农产品安全、足量、顺畅供应香港。

记者了解到,中山对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所有供港澳水产养殖场的鱼苗、饲料均来自备案场。需指出的是,在检验检疫部门的全力推动下,中山市供港澳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于2013年年底成为内地第一个供港澳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具体来看,中山供港活鱼到港一般要经过“两地三方”设置的“六大关”。为保障质量,中山市供港澳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企业在鱼苗养殖、中期养殖等环节设置了两道关:第一关为鱼苗检测关,即在鱼苗进鱼塘养殖之前,会同相关部门对鱼苗进行抽样检查;第二关为精养关,当塘鱼在养殖场生长到出口的重量规格后转移至精养仓,精养瘦身后方申报出口。而在养殖过程中,检验检疫部门也设置了三道关,即进行三次抽检:养殖过程中的抽检、塘鱼转移至精养仓前的抽检和企业申报出口上市前的抽检,检测项目达几十种。此后,活鱼供港运输全程实施封签管理,避免出现交叉污染。运至目的地后,各批次活鱼还需经过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抽检,确认没问题后才能进入大大小小市场,流向香港居民的餐桌。

“以工匠精神养好一条鱼,始终如一保障产品质量。”这是何荣洪的感触。在他看来,为港澳供应淡水活鱼已从一种任务、一盘生意慢慢变为一种荣誉和对港澳同胞的责任。该企业的养殖场分布在港口、东升、坦洲、南头等多个镇区,每个养殖场都经过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认证编号,登记备案。从鱼的种类来看,供港鱼类主要为淡水鱼,种类涵盖草鱼、鳙鱼、鲮鱼等近10种,其中以草鱼和鳙鱼为主。

为从根本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2009年开始,该企业对“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进行立项研究,探索建立现代化、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2017年,该水产品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升级,通过与物联网和移动终端结合,技术员通过手机就能监测养殖参数和启动养殖机械,并以二维码方式输出信息到终端,供消费者查询,更加快捷有效。

中山食出公司方面,同样视食品安全为企业的生命线。以该企业旗下的白石鸡场为例,自1979年在三乡建场起,白石鸡场至今已有39年的肉鸡饲养与禽产鸡蛋历史,是中国肉鸡供应港澳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只石岐杂鸡和禽产900吨鲜鸡蛋。时至今日,在市场上销售的白石鸡蛋都标有明显的日期标志,方便港澳居民选择,确保新鲜。

人物访谈

作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本土知名综合性外贸企业,中山水出集团迄今走过63年历程。除了一如既往履行向港澳供应淡水活鱼职责外,该企业对于今后如何可持续发展已设计好蓝图。

什么都不能改变

“养好一条鱼”的初心

○记者:长期在中山水出集团工作,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何荣洪:可以概括为“专注”两个字。在一家企业执着工作一辈子,是我的专注人生;坚守水产品领域60多个春秋,则是中山水出集团的专注事业。无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还是孔雀石绿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抑或金融、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可观利润的诱惑,都不能改变我们“养好一条鱼”的初心,也不能动摇中山水出集团深耕水产品传统产业的根本。

○记者:除了主打的水产品外,中山水出集团的业务还涉及哪些领域?

●何荣洪:除水产品经营外,我们还开展机电、纺织、轻工等产品的出口贸易及代理进出口业务,拥有11个进出口业务部及近百人的业务队伍,提供专业的贸易和进出口一站式服务。

○记者:身处电子商务时代,能介绍一下中山水出集团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吗?

●何荣洪:诚然,“互联网+”新业态为传统产业带来的无限商机。2013年我们依托自身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农产品连锁销售的基础,建立新型O2O销售平台,优质农产品通过宝平365生鲜商城、天猫宝和旗舰店、阿里巴巴全球商品水出集团店等电商平台,与宝平鱼专卖店、宝平365社区店等实体店同步销售。2016年3月,广东宝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打造覆盖珠三角九市的优质水产品线上线下营销网络。今年开始,我们优化了进出口、加工和实体销售等资源,打造升级版电商平台——溢鲜汇,主要通过移动端线上交易结合实体店专柜云端数据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全球优质水产品的新选择。

○记者:对于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

●何荣洪:今后,中山水出集团将以探索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主动适应新常态,融合新业态,努力精准推动水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说来,丰富现有产品种类及开发新的深加工产品;逐步对下属的新兴水产品加工厂、宝利罐头厂、东升分公司加工场进行设备升级;拓展东欧、东盟、中东和南美、南非等新兴市场;加大优质水产品的进口力度等。

■中山农产品

供港澳大事记

1954年5月

石岐—澳门线货船加开早班船,使出口鲜货得以提前运达港澳市场销售。

1955年

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石岐支公司(中山食出公司)及石岐水产品出口公司(中山水出集团)相继成立。

1959年10月

广东省人委决定在中山县建立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以后,全县28个公社建立了80多个果菜基地、10个水产基地、19个食品基地、17个土产基地等。

1979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山外贸部门确定以扩大出口为龙头,兴办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专厂专车间,采用自办、联办、扶持形式,发展为多层次多渠道的出口商品生产体系,既注意巩固发展受港澳市场欢迎的优质高值和大宗出口产品,更将拓展国际市场作为战略目标。

2005年

涉及“孔雀石绿”事件,活鱼供港曾一度停市近半个月。中山水出集团因其养殖标准此前已达到欧美出口标准,成为复市后国内首个为香港供应活鱼的企业。

2008年

中山水出集团对水产线进行资源整合,组建供港塘鱼站——港口站、供澳塘鱼站——坦洲站,发展淡水杂鱼和淡水鱼深加工供港澳出口站——小榄站。

2013年12月

中山市供港澳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被核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内地第一个供港澳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6年4月

白石鸡场等中山8家企业入选首批100家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名单。

2018年9月

中山水出集团供港澳产业基地在小榄镇挂牌。

新闻推荐

“文明养宠”宣传走进社区

本报讯(见习生陈伟祺)11月10日上午,由市文明办主办、中山报业家里数字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文明养宠”宣传讲座,在凯茵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