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山十件民生实事按计划推进 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5万个
截至11月底,中山全市完成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1.5万个。图为小学生在学校活动上表演节目。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的杨仙逸中学建校已90年,近年却面临着无宿舍、无食堂等设施不完善的尴尬局面。不过,作为今年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办学校之一,该校的宿舍饭堂工程建设已于6月份正式动工,负责该项工程的中山市住建局代建办表示,将加速加力推进建设工作,争取明年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学校40所,是今年中山十件民生实事“扩充教育资源”的任务之一,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记者从中山市政府办公室了解到,1至11月,十件民生实事按计划推进,基本进展顺利,其中涉及兜底民生的“关爱老年人群”“帮扶大病群体”等工作均基本完成,切实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
1—10月发放医疗救助金超千万元
根据十件民生实事要求,“帮扶大病群体”工作任务包括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市级重大疾病困难群体帮扶中心、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等。
据了解,今年新出台的《中山市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中放宽了支出型医疗救助对象认定标准,提高符合条件的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至90%以上。新政实施后,各镇区按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截至10月底,全市共发放医疗救助金101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万人次,效果显著。
市级重大疾病困难群体帮扶中心是中山市在帮扶大病群体方面的创新举措,通过安排专人帮助重大疾病困难人员申请医疗救助资金,对接社会资源开展帮扶,帮助困难患者及其家庭摆脱困境。6月28日,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救助大病困难群众过万人次,发放包括重特大疾病医疗政策救助、市级临时救助、专项慈善救助在内的救助金超过800万元。
为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今年初,中山市将低保标准调整为976元,镇区级临时救助标准为每人次1952元。截至10月底,市镇两级共救助困难家庭7000多户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780万元。
除了针对困难群体做好大病帮扶,“优化医疗服务”也是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中山今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不低于60元,服务内容增加至14项,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人群范围。截至11月底,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人均达62.34元,市镇资金拨付达100%;全市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残疾人1.6万人,均已完成任务目标。
人大代表关注公办中小学建设进展
11月28日,近百名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了杨仙逸中学扩建工程。推进公办中小学建设不仅是十件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年中山市人大的“一号议案”。截至11月底,民生实事中所涉及的40个新建扩建改建公办学校项目中,1所公办学校已完工,8所正在施工,31所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二孩政策放开,中山未来可能将面临着较大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学位缺口。通过实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中山在扩充教育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截至11月底,中山全市共新增幼儿园学位6000个,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0所,已认定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8所,并完成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1.5万个以上。经汇总,今年中山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5.9万人,初中一年级招生4万人,目前各学校新生入学工作均已完成。
幼有所学,老有所养。在“关爱老年群体”方面,今年中山也完成了多项民生实事,惠及全市老年人群。
今年,针对全市3.7万名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中山提高了政府津贴标准,对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津贴分别增至100元、200元、500元,1—11月全市共发放津贴达4600多万元。而对重度失能的双低家庭老人和孤老优抚对象,中山确定了发放照护补助的标准:入住市内养老机构的每人每月定额补助2000元;居家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且每日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每人每月定额补助1500元。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置老年病科的共9间,设置率达56.25%,已达到民生实事提出的要求。
同时,全市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全面实现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目前全市21家养老机构已内设医疗机构的5家,其余16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一批镇区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开放
今年国庆节,位于三角镇的金鲤湾生态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依托现有的生态湿地和落羽杉林环境,通过保护和种植水生植物,合理恢复和利用河岸场地,丰富植物群落多样性,成为颇具三角特色的一座湿地公园。此外,包括民众镇长堤湿地公园、沙溪镇滨河生态公园等在内的多个镇区公园,都已于年中竣工并对市民开放。
中山市今年通过实施“开放一批公园”的民生实事,还对多个城区的街头闲置地进行了整治。如今行经南区祈安苑、东区博爱六路等地,市民看到的不再是裸露的黄土或者堆放的建筑垃圾,而是绿意盎然的草坪和生机勃勃的健身、娱乐设施。
环境变得更好的还有市内多个市场,其中竹苑市场改造后堪称“五星级”。根据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中山市完成了竹苑、金怡、大涌等3个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实现“干湿分区、整洁干净”;并完成金怡、坦背、东南门等3个农贸市场信息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实时提供物价信息、为商户提供使用溯源秤”。
“推进交通畅行”和“缓解停车紧张”是多年来市民非常关心的民生实事。今年,中山的目标是建成一批干线公路、打通部分交通微循环。直至11月底,石岐河大桥主体已完工,景观路(博爱七路至长江浪漫水城)、东明大桥北右转匝道已完工并通车;恒和街完成总工程量95%;横栏快线、北二环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当中。南方日报记者孙嘉琳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陆妍思通讯员刘畅报道三年两中百万大奖,中山足彩粉丝快乐做“状元”。11月30日开奖的14场胜负彩第18158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