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公益诉讼构筑星湖水质保护法治屏障
西江日报记者 邓小玲
通讯员 梁珊珊 陈坚庭 黄伯光 李豪
4月14日,在肇庆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干警的参与下,端州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对黄岗街道石牌社区大坪居民小组一带的商户排污口接入市政管网进行联合验收工作。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大坪的商户已基本完成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对星湖水质整治发挥着源头作用的北岭片区“补活截污”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关注之下,肇庆市检察机关开展星湖水质整治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成效初显。
代表呼吁
源头截污为星湖补充活水
已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星湖旅游景区,是肇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容,人口增长,美丽的星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呈日益下降趋势,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将星湖水质整治列为惠民实事之一,并动员各方力量全面启动整治工作。
2012年,省、市人大代表吴木生在市两会上提出了要加大力度整治星湖水质的建议,获得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之后数年,多位市人大代表相继提出了以强化源头治理为导向的星湖水质整治建议。
几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经过有关部门大力整治,星湖水质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未能彻底截住流入星湖的污水,加上缺乏源头活水的供给,星湖水质整治效果一直无法令市民满意。
2019年5月23日、2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耀钧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对市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并前往北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实地视察林场被毁坏林地修复情况。视察组提出了以检察公益诉讼介入,促进多部门形成合力推动星湖水质整治的建议。
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这一建议。市检察院和端州区检察院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决定从“补活截污”入手,以实现星湖水域“活水补进来、污水截出去”这一水系生态优化目标。2019年7月,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联合启动星湖水质整治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与有关行政机关紧密沟通协作,对现阶段制约星湖水质有效提升的问题进行摸底排查、梳理分析。
检察介入 抽丝剥茧
揪出“补活截污”障碍点
去年,肇庆市检察机关在市星管局等部门配合支持下,通过调研发现,星湖水域共设有20个入水口,与端州城区内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部分片区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本应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排到市政雨水管网,最终汇至星湖,对星湖水体造成污染。经市住建、城管部门组织多部门进行联合排查发现,上述因雨污分流不彻底而形成的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北岭山西侧一带,与星湖的其中4个入水口相连,周边住宅、商户不时将生活污水、垃圾排入,特别是大雨后污染情况更为严重。在联合排查中,被抽查的40户排水户,存在雨污管道错接、直接散排污水等情形的排水户有18户,接近半数。
同时,北岭山作为星湖水域的重要活水来源地,让山水流入星湖水域,不仅能增加湖水的流动性,还能提升整体水域的自净能力。因北岭片区地属城郊,以往供水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周边的居民小组及企业、商户因水压问题无法接驳自来水,一直通过自行搭建取水管道截取北岭山水,形成了使用山水的习惯。山上,各种取水管道一度纵横交错,半山腰下排洪渠内已鲜有山水出现。
祭出利剑 诉前检察建议
促进职能部门形成合力
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以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一直是肇庆市检察机关重点关注的领域。2018年9月27日,市检察院牵头联合梧州、云浮签署了《关于开展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框架协议》,开启广东省检察公益诉讼首个保护大江大河跨省域协作模式的先例。协议签署一周年之际,贵港市检察机关加入协作行列,西江生态源头治理进一步得到强化,为西江肇庆段水体反哺星湖水质提升发挥更强司法协作合力。
强化源头治理工作理念,进一步推进北岭山水资源综合整治工作,无疑是星湖水质整治的一个有力的源头工程,也是群众高度关注的话题。
广佛肇高速公路承建期间,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撤场后没有及时对被毁林地进行复绿,造成了4块林地被毁,毁林面积近80亩。2018年10月,端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修复被毁林地。截至2019年3月,80亩被毁林地全部完成复绿,有效修复原本失去生态功能的水土涵养地。
2018年4月,端州区水利局大力开展北岭山水资源保护综合整治工作,以联合执法形式整治北岭山非法取水。整治对象为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域的非法取山水用户。经整治,北岭山沿线取山水用户已大部分改用自来水。因自来水供压不足,仍有46户商户依赖使用山水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2019年初,在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下,端州区检察院对仍未拆除非法取水设施的用水户进行走访排查,并通过诉前磋商、发出检察建议等方式,促使供水部门加快建设高位水池,为水利部门规范执法,推进取水设施清理拆除工作提供基础硬件设施保障。
在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的推动下,2019年9月,自来水公司高位水池建成验收后,端州取水办协调各街道办迅速开展北岭山取水整治后续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山水取水管清拆工作。
人大监督 促进检察公益诉讼
落实落细更有成效
2017年,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全面推开后,市检察院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做法,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送《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对报告作出批示,要求各行政部门“全力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工作,全面检视各项行政行为,确保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造福百姓”,为全面深化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
今年4月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中杰到市检察院调研,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2018年9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天率调研组赴市检察院,对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认为肇庆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有成效、有亮点,给予高度评价。他同时强调,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监督和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帮助解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公益诉讼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2019年7月以来,为积极回应肇庆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通过联合开展星湖水质整治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在截污、补水、清淤、生态恢复等一系列制约星湖水质整治效果的诸多因素中,首先选取了截污、补水这两个根源性因素入手,针对为星湖水域补充活水的北岭山山水被截留使用、各类生活污水仍有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放到星湖水域内现象等问题,开展具体法律监督工作。
“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形式介入星湖水质整治,目的是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就行政机关难以甚至是无法单独解决的治理难题,努力推进统筹协作,形成合力。”肇庆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林小红告诉记者。
开展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以来,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联同相关行政机关和片区监管责任人,多次举行联席会议和污染源整治现场协调办公会,厘清监管权责分工,剖析治理疑难重点,共商问题解决思路,为行政机关排忧解难提供司法助力,逐步扭转行政机关对检察监督尤其是公益诉讼职能的认知误解,引导行政机关转变监管方式,从以处罚为主的单一监管方式向以宣传教育、督促整改为主,处罚处理为辅的多元监管方式转变。
为确保检察监督权威性,增强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说理性,市检察院办案人员根据用水规模、人员密度、污染程度及问题共性等因素,选取了星湖周边四个重点污染源并拟定总体鉴定监测方案,通过聘请专业鉴定机构对污染源水体取样分析,由该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专家以水样分析所得数据充分论证污染源对星湖水质的影响乃至危害程度,形成具有司法诉讼、污染治理参考价值的专家意见。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公益诉讼取证程序,强化对排水责任主体警示教育,在鉴定人员取样过程中,由排水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一同见证,在勘验、告知等文书上对取样过程、鉴定结论进行确认,确保鉴定监测等取证流程严谨合规。
为取得监督实效,肇庆市检察机关通过多次实地联合走访核查,将所发现的环星湖周边污染源全部纳入工作台账管理,对每个污染源的整治进度逐一跟进,努力实现逐一解决,逐一核销,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助推星湖水质整治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针对星湖水域水土涵养、活水补给、污水截流中存在的执法监管问题,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4份,督促协调相关行政机关修建高位水池一座,监督施工单位补种复绿北岭山被毁林地共计80余亩,拆除违法建筑(非法排水餐饮店)11间,督促修建市政污水管网1590米,引导北岭片区66间餐饮店依规排水至新修建市政污水管网。检察机关对参与星湖水质整治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也在进一步推动整改落实当中。
“作为人大代表,我对星湖水质的改善一直是高度关注的。”省、市人大代表吴敏芝对记者说,很欣慰看到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介入后,有力地推动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去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促进了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效益的提升。她认为,星湖水质整治工作是动态化的,不可能一劳永逸,进行持续的高效管理非常重要,同时检察机关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让广大市民知晓检察公益诉讼,支持星湖水质整治公益诉讼工作。
新闻推荐
游乐场恢复开放后,市民带孩子游玩。西江日报记者曹笑摄随着肇庆市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渐次有序恢复营业,端州城区公园内的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