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地名溯源□ 严荣勋
地名是反映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具有本源意义的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历史人文和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它既深刻地烙印着一个地域和一个时代的印记,同时又能够最大限量地容纳一个地域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所以有人说:地名是历史的化石。
地名的消长,是时代的生动写照,地名的形成映射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东门直街
东门直街是四会人口密集居住区。这里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砖屋,式样古朴,坚固宽敞,称为“林屋”,与南门直街的梁屋及仓岗的青砖屋群、镬耳屋群一起成为当时的“高尚”住宅区。
东门直街与县前街是四会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商贸区,店肆立于其中,后来才逐渐向东门城外扩展。民国时期,东门外的龙江岸边形成集市,有猪仔行、咸鱼行(又称“仓前街”)等专业市场,成为四会的商业旺地。
北门直街
四会古城内,正对北门的街道称北门直街,正对东门的称东门直街,正对南门的称南门直街,而正对西门的街道因县衙驻此,称县前街,不称西门直街。可是却有一条“西门街”,这条街从诗书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弯经刘家祠、关帝庙至西门口止。后来才分成两段,一段归县前街,另一段归北门直街。被划入北门直街的那一段中间有一座城隍庙。据说,城隍庙里面有一位主管四会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进入北门后左边的小巷,即北门直街一巷内北帝庙侧有一间小学,名为培正小学。培正小学成立于1914年,初办时学生有70多人,后增至13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四会县时任副县长的陈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学居住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清塘大布谢村人黄真光创办了“培正幼稚园”,初招幼儿16人,台椅和简单的教具由社会捐赠。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园时有幼儿100多人,教师4人。后幼稚园迁址到北门直街南段的城隍庙处。至1954年定名为“四会镇幼儿园”,时有幼儿165人,教养员6人。1958年又改称“四会县幼儿园”,现已发展为颇具现代规模的“四会市幼儿园”。
北门直街除了曾创办幼儿园及小学外还创办过一间大学。1975年10月28日,经多方努力,四会县工人业余大学正式开办,校址设在北门直街五巷九号。工大为县直属学校,局级建制,县财政供给。1980年经省高教局验收,1983年改名为“肇庆工人业余大学四会分校”,并由教育部备案。至2015年1月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工大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四十年来,工大为四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四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清末,在北门直街原总工会的位置上,有一间建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这块地皮由士绅吴祖同捐献,资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乡侨胞集捐,并将得款置业产生的利息充作常年经费。矜育善堂专事赈灾、救济工作,并收留弃婴抚育。矜育善堂还设有中药局,聘请中医坐堂诊病,免收诊金,赠医送药,免费赠种牛痘等 。矜育善堂与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慈惠医院(现四会市人民医院前身)一起成为绥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机构。
1949年以后,矜育善堂成为县总工会驻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门直街南段西边曾办有一间镇办企业——“会城纺织厂”。当年,该厂对于解决民众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北门直街内有多条横巷,其中许多都建有门楼。
黄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黄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龚巷,是清代举人龚应霖于此定居而得名,现已更名为北门六巷。
试巷,是陈姓聚族之住宅区,因邻近旧试院(现中山公园)而得名。
欧阳巷,是欧阳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称北门八巷。民国时期,四会早期革命烈士陈伯忠曾居住于此。
陈家巷,是陈姓人建的一条小巷,今已改称北门九巷。
姓简门楼,是简姓人聚居地。
盲妹巷,内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妹”就会出现在北门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带路,后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乐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膀上,前往茶楼等公共场所卖唱,靠茶客的施舍生存。
在北门直街南段处,还有一座古建筑,称“邓氏大宅”,该建筑风格古朴,工艺精美,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待续】
新闻推荐
展开肇庆交通规划图,内联外通的路网建设如火如荼。图为大冲交通枢纽。梁亮摄交通发展大大促进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