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书写援疆情怀 记广宁援疆教师廖燕慧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柳君
作为“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广东支教团中的一员,广宁首批援疆教师廖燕慧的支教任务已接近尾声,被回家的激动短暂包围过后,心里更多的是留恋与不舍,一直思考“我还能为新疆伽师小学课堂留下什么……”
廖燕慧是广宁县实验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广宁县名教师,2018年8月成为广东佛山援疆支教团肇庆队成员,赴新疆伽师县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支教,现在担任伽师县第一小学教研室主任、六年级数学科教师。
“‘援藏援疆万名老师支教计划’是教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援新疆建设,是在所不辞的自觉行动。”廖燕慧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也真的这样做了。她怀揣家人的牵挂和炙热的教育情怀踏上援疆支教的征程,把大爱和智慧灌注在祖国的边关大漠,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刚到新疆,廖燕慧与孩子们初次见面,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彼此……最后,都不约而同地笑了,笑里有好奇、有友好,更有期待。廖燕慧在日记里写到“曾在脑海里勾勒了无数次的相见场景,终于真实地出现了,我终于来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马上,第一个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记住孩子们的名字是一件比想象中更困难的事。“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热米拉·买买提”……一串串长长的名字,着实能把广东人绕晕。为了能尽快记住这些名字,廖燕慧给孩子们制作了名字卡片,放在学生桌面上,上课时就能很快叫出学生的名字了。
在刚开始的一个多月,因为时差、气候、饮食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感冒、咳嗽、嗓子哑、流鼻血等各种不适,孩子们的关心接踵而来,从未停歇。“老师,我给你跳个舞吧!”“老师,这是我家种的葡萄,快尝尝!”“老师,我想请你到我家吃我妈妈做的抓饭”……学生的关爱、关切与关心,如涓涓清泉湿润了干燥的气候,如融融阳光强大了廖燕慧的心。
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和当地家长寄予的厚望,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让廖燕慧深知“三尺讲台”的初心与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廖燕慧用百分百的专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个性、心智、心灵和潜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廖燕慧把广东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移植了过去,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融入课堂。当廖燕慧还在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合适而忐忑时,孩子们却用优异的成绩给予回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在讲台上大胆、自信、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燕慧老师的心里是幸福的。
“我们没来之前,伽师的教研课题是空白的,课改也没有,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去带动,我们的团队一直竭力尝试改变这里的现状。”廖燕慧说,伽师县巴仁镇第一小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比较年轻,教龄低于五年的占大多数,教学管理和经验不足,课堂教学仍以讲授型为主。
自接过“教研室主任”这个担子以来,廖燕慧着手组织教材分析,开展集体备课,进行课题研究指导,推进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打造实效课堂,并以导师身份受聘加入由阿依姑丽老师主持的数学“名师工作室”,带领工作室成员以点带面铺开课堂改革。
廖燕慧在援疆支教期间收获累累硕果:被聘请为广东佛山支教团驻伽师县“数学名师工作室导师”“优秀援疆教师”“伽师县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库”专家、广宁县名教师。
“不敢说自己会为支教学校带来多大的影响,但真心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学校留下一些东西。”支教任务马上要结束了,廖燕慧的工作量有增无减,除了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以外,还把课改理论分享、专业课展示、导学案编制使用、课题研究引导等工作任务排得满满。廖燕慧说:“时间太少了,我想倾尽所能把更多的课改理念与她们分享,能推动一个算一个,能完成一个是一个……”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肖桂芳通讯员梁丽清沈野)近日广宁县宾亨镇一宗长达24年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在村居律师的积极协调下得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