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苦尽甘来” 的文化韵味□ 林强 文/图
清代《苦瓜形绿玉摆件》
苦尽甘来
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镇海楼的广州博物馆,有一件多年秘藏于“深闺”的清代“苦瓜形绿玉摆件”。这件清代绿玉苦瓜,瓜尖鹅黄,瓜体暗绿,另以墨玉雕作瓜叶,缠结于瓜梗之上。其题材与黄绿二色俏色巧作,于古玉也确实少见。
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博大精深,玉雕的地域流派众多,然喜以苦瓜为题材的玉雕族群却不多见,唯绥江流域的广宁玉雕艺人对苦瓜题材情有独钟。当代广宁玉雕艺人创作的苦瓜题材玉雕作品,充分发挥广绿玉多彩特性,善用俏色工艺,作品焕发浓浓的生活气息,比起这一件清代古人所雕的苦瓜,更为生动传神,充满了意趣与禅思。
苦瓜于岭南为常见瓜菜,苦瓜以味得名。苦瓜之名,大概于外省人听来颇有忌讳,便又唤作凉瓜。但本土粤人依然只叫苦瓜不叫凉瓜。苦瓜比较野生,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世界热带与温带地区皆可种,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绥江两岸尤多,或种植或野生。
粤人好吃、善吃,讲食疗。苦瓜在粤菜中常见,苦瓜能泄去烦热,排体毒,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誉为“瓜中之王”。苦瓜与鱼、肉等其他菜同炒同煮,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便又得了“有君子之德”的美誉,被赋予“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这么一来,苦瓜在广宁玉雕艺人心目中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情怀。由于生活中司空见惯,也就念熟于心,雕刻起来便顺畅就手。
广宁玉雕有个特性:它并不纯粹是一件工艺品,不与其他民间工艺一样与生活用具功能紧密相溶,成为生活用具的附属装饰;广宁玉雕作品往往还寄托作者特定的情感表达,审美功能强于实用功能,以艺术的形态独立存在。对于情感的艺术表达,广宁民间玉雕艺人何以选择这长相丑陋的苦瓜为题材呢?
走在广绿玉步行街上,徜徉于各家店铺,发现形式各异的苦瓜雕件不少,却都有一个统一的作品名称,叫“苦尽甘来”。与玉雕师攀谈,玉雕师木讷,并不多言语,只说苦瓜属于藤蔓形植物,相互缠绕,寓意多子多福。广宁白话中“苦”谐音为“富”,把苦瓜叫做“富瓜”。富者,多也。如此看来,“多子多福”的“富瓜”,于音于义,倒也符合民间习俗讨喜纳吉心理。故自古乡人多喜爱苦瓜,将苦瓜视为吉祥之物。这种传统的习俗信仰,在世俗商贾中亦有着广泛的传承。商人多有趋利求吉之心,苦瓜形玉雕作品也就有了它的市场。
于文人来讲,这苦瓜却又另有深意。因苦瓜食用后口有回甘,便有文人骚客,把苦瓜别称“半生瓜”,意为人活了半生,方懂“苦尽甘来”,大有佛法之悟,把长相丑陋的苦瓜上升到人生哲思与生活审美。
中国画坛也多有对苦瓜有品悟之人。中国清初画坛一代宗师,画僧石涛,给自己取名号“苦瓜和尚”,近代有画坛巨匠,名称“苦禅”。他们以“苦”入禅,自有禅思,非俗人可能及也,画品画境皆高,为后人所景仰。因了苦瓜这“苦尽甘来”,广宁民间玉雕艺人多喜雕之。民间玉雕艺人对艺术哲学的领悟自不可与画坛宗师相比,然却在生活中种瓜、赏瓜、吃瓜,经千百年生活积累,对苦瓜深怀生活的感恩与真切情怀,便不惜以昂贵的珍惜玉料,为这丑陋的苦瓜造型立像。
本土粤人,尤其是绥江沿岸的乡人,并不忌讳苦瓜之名,倒是以“苦尽甘来”为期望、为奋斗目标。不传己苦与他物,苦修半生自升华。折射出这个地区的传统民俗信仰的敦厚朴素。岭南人务实、不装的精神,在苦瓜玉雕中可见一斑。
新闻推荐
法院执行人员在现场拉起警戒线。南方农村报讯故意挖烂损坏道路拒不恢复?司法拘留!近日,肇庆广宁法院全面打响...